Language
销售热线:18053720666     售后服务电话:4000-228-799
回到顶部

深圳上榜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名单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17-11-09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称“住建部”)近日公布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深圳市荣获“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万科、中建国际投资、中建钢构、华阳国际、筑博设计、嘉达高科、鹏城建筑、华森设计等八家深圳企业荣获“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90个项目纳入装配式建筑项目库
 
  近年来,深圳市在住建部和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立足落实“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要求,努力打造深圳质量、深圳标准,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全面提升建筑质量、效益和品质,在政策引导、项目实施、市场培育、产业发展等各方均取得一定成绩。
 
  规模效应逐渐显现
 
  当前,深圳装配式建筑落实的项目已覆盖了全市各区,项目类型已涵盖住宅、公寓、写字楼、工业厂房等多种类型。截至目前,深圳已建成项目达14个,总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在建项目24个,总建筑面积280万平方米;纳入深圳市装配式建筑项目库统计的项目达90个,总建筑规模已超过1000万平方米。
 
  产业基础日益夯实
 
  借助于粤港澳大湾区日益健全成熟的产业配套优势,深圳及周边区域已有30多家预制构件厂,深汕合作区内的多个预制构件厂也已开工建设。未来几年,供应深圳的产能将较为充足。
 
  技术标准不断成熟可靠
 
  深圳已先后发布了《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等多个地方技术规范和图集,为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我市吸收和改良了国内外先进技术,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等领域,探索形成了适合深圳地区特点的技术路线。
 
  政策体系已基本建立
 
  先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的通知》等多个政策技术文件,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有力促进装配式建筑项目全面落地实施。目前我市正编制《深圳市装配式建筑专项规划(2017-2020年)》,将进一步扩大项目实施范围,不断健全装配式建筑发展机制。
 
  创新机制推动装配式建筑呈几何式发展
 
  深圳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深圳装配式建筑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呈几何式发展,主要得力于良好的工作机制以及开展创新性项目管理等因素。
 
  创新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
 
  深圳建立完善市、区装配式建筑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月报制度,定期通报、交流和部署全市装配式建筑工作。全面推行项目技术认定和项目巡查制度,规范项目设计和建设实施要求,及时了解和解决项目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将发展装配式建筑纳入政府考核指标体系,全市生态文明考核、保障性住房责任书中增加装配式建筑指标要求,加强对各区、各部门落实情况的考核督办。
 
  针对新要求,优化放管服
 
  为适应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新要求,我市优化完善提前开工、监管验收、检测检验等相关手续;配合穿插施工作业实行分段验收;对预制构件生产地不在深圳市的,可就近委托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同时,加强项目构件生产质量监管,开展专项抽查行动,采取进厂抽检的方式,加大对市外跨地区的工厂生产环节的监督检查,从源头把住预制构件质量关。建立完善装配式建筑专家库,定期组织专家为项目提供跟踪服务,重点解决技术难题。
 
  创新项目管理,加强信息化应用
 
  深圳大力促进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向一体化建设模式转变,目前已有11个装配式建筑项目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包括裕璟幸福家园保障房、宝龙地块保障房、南科大学校配套宿舍等多个政府民生工程。同时,我市还加大信息化技术应用和管理平台建设,要求全市装配式建筑项目全部应用BIM技术,开发全市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以项目开发为主线,实现项目立项、设计、认定、生产、施工、监督、验收等各阶段的信息衔接和整合,并已投入试运行。
 
  建立首批十大装配式建筑实训基地
 
  深圳市鼓励支持行业协会协助政府部门加强行业自治管理,提高行业协会社会公信力,规范市场秩序。针对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企业取消资质后亟待解决的市场准入问题,指导行业协会编制发布了全国首部《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企业星级评定办法》和团体标准《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企业星级评定标准》,促进预制构件生产企业进一步提高生产标准和产品质量。同时,还大力培育龙头企业,鼓励和引导组建了多领域、多层级的产业联盟,积极组织申报国家产业基地,带动产业链全面发展。
 
  建设新型人才,培育产业工人。深圳市在国内率先创设装配式建筑专业技术职称,今年启动首批初中高级装配式建筑工程师的评审工作,为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不同梯级人才队伍的需求。依托立得屋、有利华等装配式建筑骨干企业和产业基地,我市建立全市首批十大装配式建筑实训基地,通过“课堂教学、操作培训、技能鉴定”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实训,推动建筑劳务工向职业化、产业化、现代化工人转型。深入开展专题政策宣贯和技术培训,到目前已培训人次超过5000人。


News / 推荐新闻 More
2024 - 03 - 20
点击次数: 1000001
3月17日上午,在池州市贵池区长江之畔,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入模,标志着池州长江公铁大桥南岸4号主墩承台首次混凝土浇筑顺利完成,大桥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据悉,池州长江公铁大桥4号主墩采用双壁钢套箱围堰的施工工艺,在围堰内展开承台施工,承台的平面尺寸为75.6米×47.6米,厚度为7米,共需使用钢筋4100余吨、浇筑混凝土约2.56万立方米。  承台是承受主塔和主桥的荷载,并将荷载传递给桩基的重要受力结构。为确保承台施工质量,项目建设管理单位皖赣铁路安徽公司组织施工单位中铁大桥局项目部科学制定施工方案,配齐配强人员和设备,落实落细技术安全交底,严格按照施工要求组织作业。针对今年春季雨水多,长江水位不断上涨等情况,项目部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分两次浇筑混凝土,首次浇筑高度为3.5米,分两大区域,采用C45混凝土不间断同步浇筑施工,快速完成第一层承台混凝土浇筑作业。  “此次...
2024 - 03 - 17
点击次数: 1000017
3月17日晚,经过5个小时的连续浇筑,黄河上设计时速最高、同类型单跨最大的桥梁——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沁伊高速第二标段项目黄河特大桥主桥,最后一个承台混凝土顺利浇筑完成,标志着主桥所有基础工作全部完成。  沁阳至伊川高速公路项目是河南省高速公路“13445工程”重点建设项目,路线全长约99公里。其中黄河特大桥为全线控制性工程,主要经过孟州市、巩义市等地,全桥应用由中交二航局自主研发的基于远程控制的智能顶推控制系统进行上部结构钢梁施工。  该桥总长约7200米,其中主桥全长2585米,总用钢量达3.7万余吨,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设计时速120公里。主桥单跨100米,单向连续顶推最大长度达1285米,为国内同类桥梁单跨顶推长度之最,顶推施工时同步控制千斤顶数量达120台。  据项目技术负责人张波介绍,在钢梁顶推施工过程中,二航局创新研发应用的钢梁节段智能调位技术、钢梁节段U型环缝智能...
2024 - 03 - 11
点击次数: 100001
在福建省福州市国道228线上,一辆装载着先进自动化采集设备的专业采集车正在对公路路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扫描和分析。自动化采集设备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和图像处理技术,对公路资产及路面裂缝、坑洼、车辙等病害进行实时识别和记录。采集完成的数据经过处理,将上传到福建省公路中心“图库一体化”平台,进行后期分析及使用。  2023年,福建省公路中心积极响应交通运输部和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关于促进公路数字化转型和加快智慧公路建设的号召,成功利用人工智能及高精度地图测绘技术手段,实现了对福建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约1.2万公里沿线资产的全面自动化采集、识别、分类和处理,标志着公路资产管理迈入全新数字化时代。目前第一期数据采集已经全部结束并通过验收,正在进行第二期的台账数据融合、养护功能数据支撑等工作。  普通公路资产管理数字化转型工程通过高精度地图数据处理技术,将公路路网、路网标线、桥梁、隧道、涵洞、交通标志、护栏设施、...
2024 - 03 - 04
点击次数: 1000000
3月3日晚间,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注入桩孔内,世界最长跨海高速铁路桥——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南航道桥首根钻孔桩顺利浇筑完成,标志着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施工正式步入“快车道”。  据介绍,桩基孔深超145米,钻孔桩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采用了“旋挖钻覆盖层引孔”和“反循环钻机成孔”组合工艺,保障了钻孔垂直度,并采用优质的膨润土等制浆材料,确保混凝土质量。  杭州湾跨海铁路桥是南通至宁波高铁的控制性工程,包括北、中、南三座航道桥和跨大堤、海中、浅滩区引桥。全长29.2公里,采用时速350公里的双线无砟轨道设计,是目前世界上在建长度最长、建设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跨海大桥。建成后将创下多项世界纪录,对世界高速铁路桥梁建设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  据了解,南通至宁波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将推动长三角地区路网结构更加完善,极大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对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
关闭窗口】【打印
关注我们:
手机云网站:
分享至:
Copyright © 2020山东飞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