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销售热线:18053720666     售后服务电话:4000-228-799
回到顶部

那个走到哪儿都带本书的人到底有多可怕?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18-07-06

1

  前两天,约了个老朋友在南城吃饭。她没车,所以只好我穿过大半个北京城去见她。

  因为堵车,一个小时的车程,开了整整两个半小时,午饭直接变成下午茶。还好约的是一家带简餐的咖啡厅,要是火锅店,就尴尬了。

  等人,是一件多烦的事儿,等过的人都懂。特别是在餐厅,一个人傻坐着,迎接你的是各种鄙视的目光。换作是我,可能手机都玩儿没电了。

  可人家倒好,我急急忙忙冲到餐厅的时候,她正坐在那儿认真看书,还拿笔写写画画。看见我,把书一合,微微一笑,说了三个字:“你来啦。”

  当时,我脑海里就一个念头:这种同龄人比堵车还可怕。

  2

  我们俩认识快十年了。这十年里,她变了很多,从单身变成了已婚,从小职员变成了管理层。可有一点一直没变,就是走到哪儿都带本书。

  有一年,我们俩去美国玩,我背了个空箱子,打算去买买买,她背了半箱子书,说倒时差睡不着可以看。结果,回来的路上,我买了一箱子衣服,她又买了半箱子原版书。

  而且,那些书比我的衣服还贵。

  这些年,她在我心里一直是个很特别的人,无论多忙,我都会找时间约她,就怕两个人越走越远。

  可能每个人心里都有这么个朋友,她像是你的标杆,又像是“假想敌”。我总希望自己能在某个方面超越她,哪怕齐头并进也是极好的。

  可她永远是那种看起来和你一样,你却永远追不上的状态。她的见识永远比你多一点,视野永远比你宽一点。你说什么,她都能分析得头头是道;她说什么,你都各种听不懂。

  有这么个朋友,真是让人“悲喜交加”。喜的是,她能鞭策你。悲的是,她一辈子在鞭策你。

  3

  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期节目,主持人提了个问题,我觉得很受刺激:如果在一次聚会上,你遇见两位女士,一个拿的包看上去挺一般,但谈吐不俗,一张口就引用了《经济学人》杂志对英国大选的分析;另一个拿着很贵的名牌包,说的却都是电视剧和明星八卦。你觉得谁的社会地位更高?

  我想了想,不说社会地位,至少对我来说,更愿意和前者交往。这个世界上,知识量是很贵的。

  这可能就是一个人的文化资本,也就是谈资。

  说起谈资,这些年我最深的感触就是,越和人聊天,越不敢聊。

  班门弄斧真正的可怕之处,不是丢脸,而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丢了脸。有时候,没人会告诉你,他们早就看穿了你,然后只会点头微笑。甚至有时候,你觉得自己知道得挺多的,可别人一问,就哑口无言。

  最近,“中年危机”这个词频频出现。其实不止是中年,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自己的“危机”。这个时代的工作,可替代性太强了。你前脚提辞职报告,还没来得及缅怀一下,后脚就有人搬进你的工位。

  在职场混了这么多年,我最恐惧的时刻就是遇见一个比我还内行的外行。当别人谈论你最擅长的知识,还说得比你透彻的时候,怎么可能没有危机感?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儿,因为这个世界上,连知识点都是不稳定的。

  4

  今天,许多人已经习惯了碎片化的阅读方式,似乎并不欣赏那些走到哪儿都带着书的人,觉得他们只是装。

  我觉得不是,至少在我看来,读书没有什么时候读、怎么读之分,只有读与不读的差别。因为读书是一种态度,有些人在图书馆坐一天刷微博,有些人在垃圾桶旁读经典。

  那些爱看书的人,除了能保持竞争力,还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就是凡事想得开,烦恼特别少。

  开篇提到的那个书痴朋友,有一年夏天,我们俩去南方玩,回北京的时候遇上飞机延误,整整等了六个小时。我焦虑地走来走去,一会儿发微信给北京的朋友了解天气,一会儿向空姐询问状态。可一旁的朋友悠闲地拿出一本书,要了杯热茶,不言不语,不焦不躁,一副有书万事足的样子。

  她遇上烦心事儿,很少抱怨,就拿一本书坐在咖啡馆里。真像罗曼·罗兰说的:“和书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

  想起一部美剧中的情节,Miya因为家庭的诈骗丑闻陷入媒体的狂轰乱炸中,她事务所的同伴Lucca只给了她一个建议,找本书看,不要上网,不要看新闻。只是看书就好了。

  这真的是我听过最好的建议了。

  有人说,你越读书,越能看见自己的无知。因为无知,才会对人心生敬畏,也才会对生命多出一点豁达。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顺境时勇往直前,逆境时豁达坚韧,这样的人,可能是你我永远都无法打败的对手。


News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4 - 30
点击次数: 0
习近平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强调适应形势变化 把握战略重点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李强蔡奇出席新华社上海4月30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0日上午在上海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在加紧落实规划目标任务的同时,适应形势变化,把握战略重点,科学谋划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出席座谈会。座谈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浙江省委书记王浩、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甘肃省委书记胡昌升先后发言,结合工作实际,就“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
2025 - 04 - 21
点击次数: 0
加快建设文化强国※习近平今天进行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内容是建设文化强国,目的是总结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成就,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加快建设文化强国进行思考。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推动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文化创造生机勃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加繁荣,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同时要看到,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深刻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文化强国建设仍存在不少短板和不足,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文化强国建设作出部署,去年我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也就此提出了一些新要求。建设文化强国,事关中国式现...
2025 - 04 - 15
点击次数: 0
1.岁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静好,世间因少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丽。”﹣一《人民日报》2."山高水长,怕什么来不及,慌什么到不了,天顺其然,地顺其性,人顺其变,一切都是刚刚好”--《人民日报》3.“死亡可以摧毁肉体,但信仰永世长存。"--《人民日报》4.“世间因少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丽。"﹣一《人民日报》5.“真理的波涛,喷涌而出就奔流不息;理想的火焰,一经点燃就不会熄灭。"﹣一《人民日报》6.“生不能缺乏的是雨夜一一淅沥地,独自的雨夜。这样的雨夜里,天有泪,烛有泪。天泪有声,烛泪有形,唯有斯人面上簌簌流下的,是点点无声无形的热泪。"--《人民日报》7.“峥嵘过去已经彪炳史册,璀璨当下正在不断延伸,光明未来需要踏实开拓。”--《人民日报》8.“回望历史问初心,千秋伟业谁扛鼎?壮志豪情应犹在,逐梦不止方年轻。"一﹣陈凌《人民日报》9.“...
2025 - 04 - 08
点击次数: 0
习近平语录  谈中国梦  实现复兴就是中国梦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谈改革开放  没有改革就没有明天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  谈实干兴邦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谈反腐倡廉  要老虎和苍蝇一起打  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 ...
关闭窗口】【打印
关注我们:
手机云网站:
分享至:
Copyright © 2020山东飞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