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销售热线:18053720666     售后服务电话:4000-228-799
回到顶部

成功的奥秘在于,专注一件事并做到极致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18-11-07

每个人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一个目标,都会有一件事是最重要的。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要实现目标只有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往前走,而走好一步,就是做好一件事,这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所在。专注完成这件事,累积下来你就会成功

李小龙曾说:“我不怕练一万种招式的人,只怕一种招式练一万遍的人。”做事不在于多,而在于专注,在于精。这就好比照相机的成像一样,倘若没有对准焦点保持一定的焦距,拍再多的照片,物体产生的影像也会模糊不清。只有调整好焦距,专注于那个焦点,拍多少照片,图像都是清晰美丽的,这就是专注的结果。


专注做一件事,花时间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这就是很多人成功的奥秘。“在我看来,人生就像一场电影,但你不能混合噩噩的过日子。重要的是你要找一份哪怕你不需要工作也愿意做的事情。生活是美好的,每天早上,你从床上跳下来,是因为你很期待这一天。我60多年来,都是跳着踢踏舞去工作。因为我很喜欢做我在做的事,我只是觉得自己非常非常幸运。”巴菲特是全球最成功的投资者,对于他来说,他没有把时间浪费在不擅长的事情上,他只专注于一件事情,而这件事就是赚钱


心无旁骛能加速你前行的步伐,只要你能专注,再遥远的目标都能实现。爱默生说:“专注、热爱、 全心贯注于你所期望的事物上,必有收获。”我们只需要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然后专注的投入进去,努力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必定会有所期待的结果。

你有多专注,就有多专业。简单的事重复做,你就是行家;重复的事用心做,你就是专家。据说要想在某个领域成为专家,必须在这个领域专注做事一万个小时。因为研究表明,人一生中大脑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能够处理的信息量也是有限的,那么我们就需要对自己要专注的东西有所选择。有选择地专注于某一方面,而忽略另一些方面。只有一次专注于做一件事,才能够把事情做好。只有长时间专注于某一个领域,才能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


当这样的专注足够投入和深入时,它也同样能够帮助人成长起来。当一个人能够专注于某一件事时,能够死磕到底的时候,他就会接纳成功路上所必然经历的困难和挑战。而在他持续专注的过程中,他的优势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形成。

爱迪生失败了一千多次才发明了灯泡,可是他却说:不,我没有失败,我只是找到了1000多种不适合做灯泡的材料。因为他对实验对象的专注,所有的失败对他而言都是成功路上的一点点障碍而已,成功只是迟早的事。

相比之下,一些人心浮气躁、朝三暮四,什么事都想跃跃欲试,而什么事都只是维持三分钟热度,结果往往是半途而废。


“万金油”式的人不会比有专长的人更容易成功,更有竞争力。“艺多不养家”的情形比比皆是。古人早就说过:“手艺门门会,床上无絮被”。

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样样精通。我们无法做到同时兼顾好几件事,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分心只会得不偿失。什么都想尝试的人,到最后只会一无所长;什么事都想做好的人,到头来一件事情都做不好。俗话说:“一只手拿五条黄鳝,到头来只会一条也拿不住。”

有时候并不是你水平太差,而是你太贪心,精力太过分散,耗掉了你通往专业的时间和机会。


古人云:“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

什么都想做,最后什么也做不成。既然做不到面面俱到,还不如专注做一件最重要的事,专注于某一个领域,充分发掘自己的潜力,才能培养出自己的优势和能力。

把我们每时每刻所专注的内容累积起来,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是谁,我们生活的样貌,以及生命的价值。


News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8 - 18
点击次数: 0
近年来,国际社会对全球文明倡议的认知逐步提升,不断推动其由理念转化为实践。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金砖国家文明对话”系列活动吸引了全球各国政要、学者和智库代表的广泛关注,为各国提供交流对话的平台,增进相互了解、促进共同进步。经中国倡导,联合国将每年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不仅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也为实现更具包容性的现代化奠定基础,将和合共生的文明智慧转化为全球治理方案。尽管全球文明交流内容更加丰富,交往形式更加多样,各主体各领域潜能得到不断激发,但是这一倡议还存在国际关注度有待提升、传播主体亟待丰富、国际认同度差异显著等挑战,迫切需要拓宽国际传播的思路和路径。首先,全球文明倡议的国际关注度亟待提升。相比于“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公众对全球文明倡议的关注度还不高。“谷歌趋势”分析显示自2023年3月至今,国际公众对全球文明倡议的搜索量较低。...
2025 - 08 - 12
点击次数: 0
VW001.005.20250318.001要弘扬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以昂扬斗志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习近平2025年3月17日至18日在贵州考察时的讲话VW001.005.20250428.001要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要大力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激励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2025年4月28日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VW001.005.20250428.002时代不同,使命任务发生变化,但艰苦奋斗、团结奋斗、不懈奋斗的精神永远不会变。习近平2025年4...
2025 - 08 - 05
点击次数: 0
阅读提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常怀远虑、居安思危,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致广大而尽精微’”。“致广大”强调谋划时登高望远、统揽大局,“尽精微”要求操作中细致精当、积微成著。“致广大而尽精微”是成事之道,也是保持历史耐心的实践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保持历史耐心”。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在2025年7月14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业化进程,西方走了几百年,而我们只用了几十年。深层次看,我们工业化的短板还很多,要花时间去补。城镇化也是这样,不能面子可以、里子不行,不要...
2025 - 07 - 29
点击次数: 0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和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两个结合”,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同时也指明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途径,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结合”的理论内涵和内在逻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两个结合”中实现新发展、取得新成就,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两个结合”赋予中华民族思想和文化主动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造,文化创造的核心在人。只有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中华民族才能以自信自立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
关闭窗口】【打印
关注我们:
手机云网站:
分享至:
Copyright © 2020山东飞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