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销售热线:18053720666     售后服务电话:4000-228-799
回到顶部

真正的出路,是走出自己内心的困境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20-09-28

 真正的出路,是走出自己内心的困境

   1

  前段时间,朋友小琳打来电话向我报喜,说她马上要出国做外教,心里非常激动,多年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聊起这些年各自的经历,小琳绝对让我刮目相看。

  上高中时,我和小琳是同桌,非常清楚她的学习程度,英语并不是她的强项,反而总是拉低她的总成绩,别说和外国人英文交流了,就是上课用英语回答问题,也是磕磕绊绊的。那时候,任何人都想象不到,小琳会出国当外教。

  但是,正是这样的小琳,却一直有一个理想,就是要把中国文化传扬到国外去,让更多人学会说汉语。

  高考报志愿,小琳只报了一个专业,就是对外汉语,幸运的是,她的分数刚好过分数线。在这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小琳不断突破自我的局限,坚持早起练习口语,平时周末在外兼职积累教学经验,专业课也从不落下。

  很难想象,一个英语并不算突出的女孩,是凭借什么力量,在大学四年里,顺利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毕业那一年,又通过了专八考试。

  小琳说,她曾经也怀疑过,自己天生就没有学习英语的细胞,这成为她内心多年走不出的困境。但是,为了能够顺利出国,不用请翻译陪同,她在大学期间,下足了功夫学习英语。

  平时在餐厅排队打饭时,她都是拿着英语小册子在背单词句子,晚上夜深人静时,她插上耳机,听英语录音,不断尝试与外教老师英语对话,才有了如今的她。

  小琳说的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当我们敢于跳出内心的舒适区,冲破自己给自己设定的限制时,才能真正突破自我,遇见更加优秀的自己。

  不是我们不行,而是我们不敢尝试去改变,不敢去突破自我。

  2

  写作这段时间以来,我认识了很多优秀的作者朋友,每当感到力不从心时,大家就一起相互鼓励,争取以最高效的方式走出自己内心的困境。

  前段时间,我在写作的道路上,进入的瓶颈期,几天也想不出一个主题,身边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不再激起我的兴趣,也不会在第一时间找到切入点,快速成文,大脑常常一片空白。

  我便找到我的写作老师,向她倾诉了我的困惑,老师很耐心的开导我:尽量不要重复那些无用功,要去寻求突破,只有找到属于自己的闪光点,才会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其实,我明白,老师所说的“突破”,不仅仅是文章内容和语言上的突破,更多的是自我内心的突破,突破自己的惯性思维,也突破自己内心的狭隘,走出自己内心的困境。

  很多时候,我们走惯一条路时,就害怕变换另一条路去走,我们不敢打破一直以来的稳定,不敢尝试新鲜事物。

  其实,真正的出路,并不是一条路走到尽头不回头,不反思。而是在行走的过程中,适时调整自己的规划,该有所突破的时候,决不故步自封。

  只有真正打开自己的心扉,去接受、去改变、去突破,才能一步一步走向更长远的目标。

  3

  之前有一位同事,她从开始工作,到现在已经快十年了。但当你和合作完成某项工作时,她总是会说:我们前些年一直都是这样做的,效果也挺好的。

  她的工作理念,一直都是沿用几年前的旧理论,用她的话来说就是:都用习惯了,再改变的话,还得重新适应。

  当一个人一直以来,习惯了某一种思维方式时,就会限制自己的成长,他不会主动改变,也不会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

  这种情况下,就容易满足于现状,害怕突破自己内心现有的格局,追求平稳,从而失去发展的机会。

  尝试寻找突破,打破固有思维,才是一个发展型人才该有的能力。

  任何人,任何事物,最怕停止成长,停止发展,一旦安于现状,停止下来,那就意味着在走下坡路。

  为什么很多人,走着走着就跟不上前面人的脚步了呢?不是能力不行,而是停止了对自我的反思,停止了突破自我的行动力。

  真正走得远、走得稳的人,不是局限于眼前,停滞不前的人,而是敢于突破自己,不害怕改变的人。

  真正的出路,是敢于突破自我,走出自己内心的困境。


News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7 - 29
点击次数: 0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和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两个结合”,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同时也指明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途径,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结合”的理论内涵和内在逻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两个结合”中实现新发展、取得新成就,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两个结合”赋予中华民族思想和文化主动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造,文化创造的核心在人。只有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中华民族才能以自信自立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
2025 - 07 - 21
点击次数: 0
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习近平一我们的事业是向世界开放学习的事业。关起门来搞建设不可能成功。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不封闭、不僵化,打开大门搞建设、办事业。(2012年12月5日在同外国专家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二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过去10年,中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商业环境更加开放和规范。中国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中国的大门将继续对各国投资者开放,希望外国的大门也对中国投资者进一步敞开。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保护主义,愿通过协商妥善解决同有关国家的经贸分歧,积极推动建立均衡、共赢、关注发展的多边经贸体制。(2013年4月8日在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的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三要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和我国对外开放新要求。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
2025 - 07 - 14
点击次数: 0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财政工作,《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多篇著作对此作出深刻论述。比如,《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指出:“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指出:“从治本的角度看,要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合理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完善地方税体系”;等等。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推动财政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我们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财政知识体系。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将建构中国自主的财政知识体系这项系统工程落实、落细,首先应围绕具有前置意义的基础性、方向性问题进行系统思考、作出系统谋划。根本之道:坚持“两个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
2025 - 07 - 09
点击次数: 0
日前,深空探测实验室等单位在安徽合肥举办我国首次深空资源开发利用学术会议。深空资源开发利用是指对月球及以远的天体或空间中的物质、环境和位置资源进行探测、勘查、利用和地面试验验证的一系列活动。新华社记者现场采访了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深空探测实验室主任吴伟仁院士,就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资源开发能力构建作出详细解读。深空资源开发利用意义深远问:开展深空资源开发利用有哪些重要意义?答:深空资源开发利用逐渐成为国际科技界热点探索领域之一,其对开发物质资源、利用特殊太空环境资源、掌握独特深空位置资源等具有重要意义。近地小行星、月球、火星等地外天体蕴含矿产、水冰、大气等资源,是支撑人类可持续探索太空的重要保障。例如,近地小行星富含铁、镍、铂族金属、稀土矿物等资源,具有巨大经济价值;月球、火星等天体可能蕴藏水资源,可用于推进剂、生命保障物资的原位生产和补给,对其进行相应的开发利用,能有效降低深空探测任务...
关闭窗口】【打印
关注我们:
手机云网站:
分享至:
Copyright © 2020山东飞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