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销售热线:18053720666     售后服务电话:4000-228-799
回到顶部

“疫情”正在加速淘汰这六种人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22-12-12

一场疫情,来势汹汹。


病毒与困境交织,不安与艰难裹挟,一齐左右着这个时代下每个人的命运。


没有人是旁观者,所有人都是局内人。


只不过,有人经受住了考验,在逆境中求得生存;


有些人却自乱了阵脚,迷茫中不知未来如何是好。


老话讲得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疫情这场“大考”过后,就会发现到底是谁有准备,谁又在裸奔。


就像下面这6种人,或许被时代抛弃的时候,连一声招呼都不会打!


01


内心脆弱的人


最近,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


“转角不一定遇到爱情,很有可能遇上疫情。”


虽是调侃,却不无道理。


人生就是这样,充满了变数和无常,上一秒或许还在顶峰,下一秒就有可能跌入谷底。


这个时候,越敏感,就越脆弱,越脆弱,就越难度过。


如果整天只会担忧哪哪又新增了,蔬菜是不是抢不上了,病毒是不是又变强了……整个人必然变得郁郁寡欢,最终消耗了自己,也影响了别人。


恰如三毛在《夏日烟愁》中说:


“因为你生性敏感也玻璃心,想得太多不够洒脱,所以你活得这么难过怪不了谁。”


这样的人,不等病毒侵扰,自己就会落入焦虑的陷阱中,在过于敏感的情绪里逐渐崩溃。


其实好与不好,我们都无法逃避,只能承受。


既然如此,何不学着淡定从容一点,磨砺出一颗强大的内心,才能无惧人生的风雨,越活越精彩。


内心强大,才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02


缺乏思考的人


韩愈有云:行成于思毁于随。


意思是说,一件事情做成功了,必定是经过了反复思考、深思熟虑;如果随心随意、随便处置,就必定会失败。


可见,清醒思考的重要性。


尤其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谣言满天飞,误解随时有,如果我们不能明辨是非,就容易被欺骗、被误导、被裹挟,最后人云亦云,一事无成。


唯一的办法,只有多读书、多看报,利用隔离的时间,努力提升认知水平,提高做事效率。


有人就曾说过:


“真正的修行,不是在喧嚣的交往中辩认自我,而是在安静的独处中反思人生。”



只有学会独立思考的人,才能摒弃外界的喧嚣和浮躁,收获内心的清净与安宁,找到真正的心之所向。


03


免疫力差的人


很早之前就说过:人生下半场,拼的是健康。


有的人听进去了,于是早睡早起,坚持运动,身体状态一天比一天强壮,即便疫情来袭,依旧能够照顾好自己。


可有些人置若罔闻,还是没日没夜地熬,一日三餐暴饮暴食,免疫力一天比一天低下,病毒稍微侵袭,就成了第一个“中招”的人。


有句话特别扎心:


“我以为一般来停尸房的逝者大多是老人,但是我没想到年轻人这么多。”


这次疫情,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人一旦失去了健康,不论男女老少,不管有钱没钱,都将付出最惨痛的代价。 


所以,千万不要等到生命的余额不足,才开始思考活着的意义。 


在还来得及的时候,就赶快调整生活作息、加强锻炼,只有提高了自身免疫力,才能健康快乐地过好每一天。


永远别忘了,在生死面前,其他的都是小事。


04


不懂规划的人


《菜根谭》中有句话:


“忙里要偷闲,须先向闲时讨个把柄;闹中要取静,须先从静处立个主宰。


不然,未有不因境而迁,随事而靡者。” 


未雨绸缪者,遇事方从容。


因为提前有所规划,所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因为规划有所准备,所以能够“晴天留伞,雨天不愁”。


这既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


而拥有这种能力的人,不论身处何种困境,都能让自己成为被命运眷顾的幸运儿,和危险擦肩而过。


就像此次疫情之下的各种变故,懂得合理规划的人,有存款,有余粮,内心必然不慌。


但如果之前就挥霍无度,丝毫没有危机意识,这个时候只会无所适从,惊慌失措。


所以,不要等风雨来临才开始买伞,提前准备好,自然无惧风霜雨雪,安稳而从容。


05


不守规矩的人


什么是规矩?


四季轮回、物种演化,是自然界的规矩;



行为习惯、生活伦理,是社会中的规矩;


法律法规、组织纪律,是规章中的规矩。


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


人生在世,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则,一旦打破,必有殃灾。


人类破坏自然,损害环境,结果导致山洪爆发,疫情横行,只能被大自然反噬;


人们无视政策,肆意横行,最终必然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付出最惨痛的代价。


无视规矩的人,注定寸步难行。


很赞同一句话:


“规矩看似冰冷,但同时也是保护你的一把利剑,时时刻刻都在护你安好。”


守规矩,才是最安全的一条路。


疫情之下,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遵守规则,多一分敬畏,少一分侥幸。


06


不肯努力的人


丘吉尔说过一句话:“不要浪费一场好危机。”


每一次危机,都隐藏着机会,危机越大,机会也就越大。


但这一切有个前提——


所有的机会,都只为有准备的人而来。


如果你整天浑浑噩噩,只知道看电视,打游戏,焦虑着生活,消耗着时光。


那么再大的机会面前,你也没有能力抓住。


相反,那些利用一切时间学习的人,或许增加了某项技能,或许考取了某个证书,终有一天会派上用场,为自己赢得逆风翻盘的机会。


这就是为什么一定要努力的意义。


一个一直在原地踏步的人,终究会被时代狠狠甩开,只有奋力追赶,才能拨云见日。


记得歌曲《她》中有句歌词: 


“暴雨的终点,是一片草原。”


只要努力奔跑,只要坚持学习,没有什么苦难是过不去的。


穿过风雨,就是彩虹。


《双城记》里说: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每个人身处其中,要么出众,要么出局,没有中间选项。


若不想被打败,只有改变自己,抓住机遇,才有可能逆风翻盘。


请记住,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如海。


余生还长,千万别放弃,相信经历过暴风洗礼的人,更懂得阳光的明媚。


News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10 - 28
点击次数: 0
金秋十月,汇聚共识,擘画未来。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为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航程确立了总纲领、绘制了路线图。连日来,全会精神在哲学社会科学界持续引发热烈反响。广大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这次全会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全会深刻把握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时代特征,科学研判“十五五”时期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谋篇布局、定向领航。大家纷纷表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紧密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发挥专业优势,将全会的战略部署和任...
2025 - 10 - 24
点击次数: 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推动绿色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指明了方向,也对即将进入“十五五”时期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绿色发展: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良性互动的必然选择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世界现代化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难题,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破解的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中,既强调“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又把“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放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的首要位置,不仅表明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协调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重大作用,也揭示了绿色发展对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重大关系的极端重要性。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是人与自然和...
2025 - 10 - 17
点击次数: 0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机遇总垂青奋进者。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明“不进则退”的道理,强调“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很快,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既体现对前路绝非坦途的科学研判,也包含对发展进程中逆水行舟客观规律的深刻揭示。奋斗关乎发展存续,担当决定发展位势。无论是在个体实现生命价值的成长之路上,还是在一个国家实现富强的漫漫征途上,“不进则退,慢进亦退”都激励着每一位奋进者校准坐标、勇毅前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中的这句话,将天地运行不止的自然规律与君子修身立业的价值追求相贯通,揭示出“进”是事物存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邓析子》中言明“不进则退,不喜则忧,不得则亡,此世人之常”,宋代《朱子语类》中说“凡人不进则退也”。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在人类文...
2025 - 10 - 10
点击次数: 0
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各民族血脉相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基。各民族共同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亲缘关系,逐渐形成血脉相融、骨肉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元一体、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历史充分证明,中华民族是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各民族只有不断团结融合、自觉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各民族信念相同,是中华民族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内生动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秉持“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天下大同”的理念,把大一统看作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自秦统一中国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始终坚持...
关闭窗口】【打印
关注我们:
手机云网站:
分享至:
Copyright © 2020山东飞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