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销售热线:18053720666     售后服务电话:4000-228-799
回到顶部

“‘一老一幼’是大多数家庭的主要关切”(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24-08-13

“一老一幼”牵动万千家庭,关乎民生福祉。“老人和小孩是社区最常住的居民,‘一老一幼’是大多数家庭的主要关切。”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里,“一老一幼”始终是深情的牵挂。

  今年6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长城花园社区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社区活动室,饶有兴致地观看居民剪纸创作、舞蹈排练,同大家亲切交流,鼓励退休居民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

  在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的学生们回信,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志向,珍惜美好时光,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争做爱党爱国、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努力成长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对“一老一幼”的关切,镌刻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足迹里——

  在百姓家中,与老人手拉手、话家常、问冷暖,跟孩子谈成长、话未来,殷切勉励;在社区,了解老人养老、儿童教育情况,提出明确要求;走入基层卫生机构,细致询问老人看病就医是否困难;走进学校课堂,细心叮嘱孩子们保护好眼睛,强身健体,好好学习。

  “老年人越来越长寿,对老年人的服务要跟上”“孩子们现在都是宝,对孩子们的养育和培养等工作要加强”,一句句殷切嘱托,语重心长;

  “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健康长寿是我们的共同愿望”“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一声声真诚祝福,温暖人心;

  “要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强养老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养老服务”“社区要积极开展各种公益性课外实践活动,促进未成年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一次次重要讲话,指明方向。

  一言一语,情深义重。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始终关注着老人和儿童。

  对“一老一幼”的关切,体现在政策的制定中——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指出,“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一老一幼”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而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预计2035年前后,我国人口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深入调研、深邃思考,破解难题、明确方向:“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2021年6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建立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以应对老龄化、少子化为重点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对“一老一幼”的关切,印证在切实的行动里——

  “一老一幼”既是牵动亿万家庭的家事,更是关乎“国之大者”的大事。一次次重要指示温暖人心,一项项务实举措及时推进。

  “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2023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强调要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一定要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一老一幼”服务等工作。

  33个城市(区)入选首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整体推进托育服务能力建设;429个城市完成“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编制工作,实现地市级全覆盖;提高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到2025年,全国将建成5000个示范性城乡老年友好型社区;到2035年,全国城乡实现老年友好型社区全覆盖……

  “一老一幼”系民心,一枝一叶总关情。“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私利,执政就是为人民服务,就是让人民群众幸福起来。”

记者 辛本健 刘书文《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13日   第 01 版)


News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8 - 12
点击次数: 0
VW001.005.20250318.001要弘扬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以昂扬斗志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习近平2025年3月17日至18日在贵州考察时的讲话VW001.005.20250428.001要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要大力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激励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2025年4月28日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VW001.005.20250428.002时代不同,使命任务发生变化,但艰苦奋斗、团结奋斗、不懈奋斗的精神永远不会变。习近平2025年4...
2025 - 08 - 05
点击次数: 0
阅读提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常怀远虑、居安思危,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致广大而尽精微’”。“致广大”强调谋划时登高望远、统揽大局,“尽精微”要求操作中细致精当、积微成著。“致广大而尽精微”是成事之道,也是保持历史耐心的实践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保持历史耐心”。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在2025年7月14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业化进程,西方走了几百年,而我们只用了几十年。深层次看,我们工业化的短板还很多,要花时间去补。城镇化也是这样,不能面子可以、里子不行,不要...
2025 - 07 - 29
点击次数: 0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和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两个结合”,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同时也指明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途径,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结合”的理论内涵和内在逻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两个结合”中实现新发展、取得新成就,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两个结合”赋予中华民族思想和文化主动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造,文化创造的核心在人。只有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中华民族才能以自信自立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
2025 - 07 - 21
点击次数: 0
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习近平一我们的事业是向世界开放学习的事业。关起门来搞建设不可能成功。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不封闭、不僵化,打开大门搞建设、办事业。(2012年12月5日在同外国专家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二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过去10年,中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商业环境更加开放和规范。中国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中国的大门将继续对各国投资者开放,希望外国的大门也对中国投资者进一步敞开。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保护主义,愿通过协商妥善解决同有关国家的经贸分歧,积极推动建立均衡、共赢、关注发展的多边经贸体制。(2013年4月8日在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的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三要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和我国对外开放新要求。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
关闭窗口】【打印
关注我们:
手机云网站:
分享至:
Copyright © 2020山东飞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