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销售热线:18053720666     售后服务电话:4000-228-799
回到顶部

一见·三个维度,读懂习近平主席的“金砖时间”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24-10-29

伏尔加河畔,千年古城喀山,多元文化交融交汇之地。“全球南方”国家从四大洲、南北半球纷至沓来。

“世界越是动荡,我们越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淬炼金砖成色,展现金砖力量。”2024年10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主席在喀山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

大浪淘沙始见真金。

从更广阔时空去端详此次喀山之行,能更清晰地感知“金砖成色”“金砖力量”,能更深刻地感悟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坚实步伐。

从历史维度看趋势

世界大变局,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是鲜明标志。

从研究报告里的一个投资概念,成长为举足轻重的国际合作机制,金砖国家团结合作,“看似偶然,但实属历史必然”。

破土萌芽之时“金砖四国”同声相应,起步发展阶段“金砖五国”同气相求,枝繁叶茂之际“大金砖合作”擘画新蓝图。一路携手,映照着“人类社会发展和国际格局演变的趋势”,昭示着“基于共同追求”的勇毅笃行。

犹记2013年德班会晤上,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的铿锵话语:“只要我们坚定对自身发展道路的自信、对金砖国家合作的自信,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我们的事业一定能够兴旺发达。”

这次喀山会晤,习近平主席进一步深刻指出:“‘全球南方’国家共同迈向现代化是世界历史上一件大事,也是人类文明进程中史无前例的壮举。”

“加强多边主义,构建更加公正民主的世界秩序。”《喀山宣言》发出共同声音,展现共同决心。

再将时间轴拉长。曾经,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反帝反殖斗争中携手开辟了独立发展的新纪元。今天,开放包容的“大金砖合作”开启了全球南方联合自强的新纪元。

历史长河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但总会奔涌向前。

从空间维度看格局

喀山会晤,两张合影、一个关键词,在各大媒体刷屏。

一张是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的合影,定格新成员加入金砖大家庭后历史时刻。

另一张是“金砖+”领导人对话会上的合影。金砖国家及嘉宾国领导人或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相聚喀山,足见金砖机制的包容性和吸引力。

还有一个新的关键词是“金砖伙伴国”。新一轮扩员完成后,仍有30多个国家申请加入金砖。面对“全球南方”国家参与金砖合作的强烈意愿,喀山会晤在金砖机制建设方面再次迈出重要步伐,宣布设置金砖伙伴国。

金砖合作,早已超出数国范畴。近年来,金砖国家领导人先后与非洲、南美、上合组织和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成员国领导人等举行对话会。

在加强与区域和周边国家对话基础上,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厦门会晤上,提出“金砖+”合作理念。从此,“金砖+”模式不断深化拓展,成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展南南合作、实现联合自强的典范。

“金砖合作机制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平台,是推动实现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的支柱力量。”习近平主席强调。

“金砖国家不是封闭的俱乐部,也不是排外的‘小圈子’,而是守望相助的大家庭、合作共赢的好伙伴。”大时代、大格局、大胸怀。

从发展维度看动能

金砖,“全球南方”的第一方阵;中国,永远是发展中国家大家庭的一员。

面对多极化的新局和“新冷战”的危局,金砖合作机制如何作为?面对“全球南方”国家共同迈向现代化的历史命题,中国如何作为?

习近平主席给出坚定回答——

“时代的风浪越大,我们越要勇立潮头,以坚韧不拔之志、敢为人先之勇、识变应变之谋,把金砖打造成促进‘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主要渠道、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的先锋力量。”

“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始终心系‘全球南方’、扎根‘全球南方’,支持更多‘全球南方’国家以正式成员、伙伴国、‘金砖+’等形式加入金砖事业。”

挺膺担当,中国有立场,更有坚实行动。

全球安全倡议已经在维护地区稳定等多个领域取得重要收获:中国和巴西联合发表了“六点共识”,会同有关“全球南方”国家发起了乌克兰危机“和平之友”小组。今年7月,巴勒斯坦各派别在北京实现内部和解,迈出了实现中东和平重要一步。

全球发展倡议提出3年来,已经动员近200亿美元发展资金,开展了1100多个项目。近期,全球工业人工智能联盟卓越中心落户上海。未来,中方还将建立全球“智慧海关”在线合作平台和金砖国家海关示范中心。

全球文明倡议,就是要推动建设美美与共的世界文明百花园。习近平主席宣布,中方将牵头成立“全球南方”智库合作联盟。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这是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的大国、一个历经百年沧桑的大党,“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的情怀与担当。

策划:马小宁 杜尚泽

撰文:李建广 胡泽曦 屈佩

海报:田兴洲

校检:吴玥


News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8 - 12
点击次数: 0
VW001.005.20250318.001要弘扬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以昂扬斗志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习近平2025年3月17日至18日在贵州考察时的讲话VW001.005.20250428.001要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要大力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激励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2025年4月28日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VW001.005.20250428.002时代不同,使命任务发生变化,但艰苦奋斗、团结奋斗、不懈奋斗的精神永远不会变。习近平2025年4...
2025 - 08 - 05
点击次数: 0
阅读提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常怀远虑、居安思危,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致广大而尽精微’”。“致广大”强调谋划时登高望远、统揽大局,“尽精微”要求操作中细致精当、积微成著。“致广大而尽精微”是成事之道,也是保持历史耐心的实践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保持历史耐心”。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在2025年7月14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业化进程,西方走了几百年,而我们只用了几十年。深层次看,我们工业化的短板还很多,要花时间去补。城镇化也是这样,不能面子可以、里子不行,不要...
2025 - 07 - 29
点击次数: 0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和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两个结合”,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同时也指明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途径,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结合”的理论内涵和内在逻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两个结合”中实现新发展、取得新成就,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两个结合”赋予中华民族思想和文化主动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造,文化创造的核心在人。只有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中华民族才能以自信自立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
2025 - 07 - 21
点击次数: 0
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习近平一我们的事业是向世界开放学习的事业。关起门来搞建设不可能成功。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不封闭、不僵化,打开大门搞建设、办事业。(2012年12月5日在同外国专家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二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过去10年,中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商业环境更加开放和规范。中国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中国的大门将继续对各国投资者开放,希望外国的大门也对中国投资者进一步敞开。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保护主义,愿通过协商妥善解决同有关国家的经贸分歧,积极推动建立均衡、共赢、关注发展的多边经贸体制。(2013年4月8日在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的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三要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和我国对外开放新要求。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
关闭窗口】【打印
关注我们:
手机云网站:
分享至:
Copyright © 2020山东飞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