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销售热线:18053720666     售后服务电话:4000-228-799
回到顶部

坚持“两个结合”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25-07-29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和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两个结合”,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同时也指明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途径,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结合”的理论内涵和内在逻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两个结合”中实现新发展、取得新成就,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两个结合”赋予中华民族思想和文化主动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造,文化创造的核心在人。只有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中华民族才能以自信自立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我们就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将文化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两个结合”使我们具有了宏阔深远的历史视野。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培育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两个结合”巩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具备了文化主体性,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就能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进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创造。“两个结合”揭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途径,使中华民族在精神文化领域由被动转为主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激活了中华文明的文化根脉,巩固了文化主体性。

“两个结合”揭示了推进理论创新的必由之路。理论是实践的先导。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需要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理论创新也是为了更好坚守这个魂和根。”只有坚持“两个结合”,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和新时代文化建设引路指向。

“两个结合”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空间

中华民族在坚守中传承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在薪火相传中不断涵养着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能够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有益借鉴。“两个结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具有了文化传承的历史血脉,又具有了当代实践的时代底蕴,筑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广阔创新空间。

坚持“两个结合”,开辟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新境界。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蕴含一系列重大创新观点,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坚持“两个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新境界,我们就有了科学理论指引,就能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两个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两个结合”使我们能够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挖掘、筛选、运用,坚守本根而又与时俱进,在守正创新中开拓前进,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和思想精髓作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益滋养,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

坚持“两个结合”,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实践证明,越包容,就越是得到认同和维护,就越会绵延不断;越开放,就越是得到丰厚文化滋养,就越会生机勃勃。“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特质,使我们能够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基础上,以更加自信自立的文化姿态汲取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优秀成果,融通中外、贯通古今,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同其他文化的交流互鉴中不断获得生命力、增强影响力。

坚持“两个结合”,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需要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坚持“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准确把握“两个结合”的理论内涵,才能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走向新的高峰。

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有了科学理论的引路指向,就能把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既不封闭僵化,也不改旗易帜。要坚持“两个结合”,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创造植根中华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新文化。

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滋养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并非偶然或巧合,而是因为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高度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我们要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坚持魂脉和根脉的有机统一。文化是时代的缩影,是文明的结晶,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时代风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两个结合”指明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为我们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方法途径。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深刻领悟“两个结合”的重要意义和内在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呈现新气象、开创新局面,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来源于:学习强国

News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7 - 29
点击次数: 0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和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两个结合”,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同时也指明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途径,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结合”的理论内涵和内在逻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两个结合”中实现新发展、取得新成就,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两个结合”赋予中华民族思想和文化主动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造,文化创造的核心在人。只有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中华民族才能以自信自立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
2025 - 07 - 21
点击次数: 0
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习近平一我们的事业是向世界开放学习的事业。关起门来搞建设不可能成功。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不封闭、不僵化,打开大门搞建设、办事业。(2012年12月5日在同外国专家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二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过去10年,中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商业环境更加开放和规范。中国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中国的大门将继续对各国投资者开放,希望外国的大门也对中国投资者进一步敞开。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保护主义,愿通过协商妥善解决同有关国家的经贸分歧,积极推动建立均衡、共赢、关注发展的多边经贸体制。(2013年4月8日在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的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三要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和我国对外开放新要求。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
2025 - 07 - 14
点击次数: 0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财政工作,《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多篇著作对此作出深刻论述。比如,《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指出:“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指出:“从治本的角度看,要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合理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完善地方税体系”;等等。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推动财政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我们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财政知识体系。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将建构中国自主的财政知识体系这项系统工程落实、落细,首先应围绕具有前置意义的基础性、方向性问题进行系统思考、作出系统谋划。根本之道:坚持“两个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
2025 - 07 - 09
点击次数: 0
日前,深空探测实验室等单位在安徽合肥举办我国首次深空资源开发利用学术会议。深空资源开发利用是指对月球及以远的天体或空间中的物质、环境和位置资源进行探测、勘查、利用和地面试验验证的一系列活动。新华社记者现场采访了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深空探测实验室主任吴伟仁院士,就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资源开发能力构建作出详细解读。深空资源开发利用意义深远问:开展深空资源开发利用有哪些重要意义?答:深空资源开发利用逐渐成为国际科技界热点探索领域之一,其对开发物质资源、利用特殊太空环境资源、掌握独特深空位置资源等具有重要意义。近地小行星、月球、火星等地外天体蕴含矿产、水冰、大气等资源,是支撑人类可持续探索太空的重要保障。例如,近地小行星富含铁、镍、铂族金属、稀土矿物等资源,具有巨大经济价值;月球、火星等天体可能蕴藏水资源,可用于推进剂、生命保障物资的原位生产和补给,对其进行相应的开发利用,能有效降低深空探测任务...
关闭窗口】【打印
关注我们:
手机云网站:
分享至:
Copyright © 2020山东飞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