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销售热线:18053720666     售后服务电话:4000-228-799
回到顶部

全球文明倡议的国际传播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25-08-18

近年来,国际社会对全球文明倡议的认知逐步提升,不断推动其由理念转化为实践。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金砖国家文明对话”系列活动吸引了全球各国政要、学者和智库代表的广泛关注,为各国提供交流对话的平台,增进相互了解、促进共同进步。经中国倡导,联合国将每年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不仅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也为实现更具包容性的现代化奠定基础,将和合共生的文明智慧转化为全球治理方案。尽管全球文明交流内容更加丰富,交往形式更加多样,各主体各领域潜能得到不断激发,但是这一倡议还存在国际关注度有待提升、传播主体亟待丰富、国际认同度差异显著等挑战,迫切需要拓宽国际传播的思路和路径。

首先,全球文明倡议的国际关注度亟待提升。相比于“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公众对全球文明倡议的关注度还不高。“谷歌趋势”分析显示自2023年3月至今,国际公众对全球文明倡议的搜索量较低。以“Global Civilization Initiative or GCI”为关键词,以2023年3月15日至2025年5月5日为时间段,通过谷歌搜索引擎进行新闻搜索,共获得与全球文明倡议相关的新闻548条,其中87条为中国主流媒体发布;通过谷歌搜索引擎进行网页搜索,共获得全球文明倡议相关的信息1460条,其中386条为中国信息源发布。

其次,全球文明倡议国际传播的主体以中国主流媒体为主,国际主流媒体参与度较低,亟待拓展国际传播新路径。在道琼斯旗下Factiva数据库,以“Global Civilization Initiative or GCI”为搜索关键词,以2023年3月15日至2025年5月5日为时间段,共获得全球文明倡议相关信息4544条,其中来源于中国媒体、中国企业和中国政府的信息共4407条,表明当前全球文明倡议国际传播仍以中国官方为主要信息来源,主要依赖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新华社、《中国日报》等主流媒体。由于美西方国家对中国主流媒体的限禁,全球文明倡议的国际影响力仍有限。例如,2024年CGTN的全球社交媒体粉丝量(1.39亿)与BBC(1.28亿粉丝)、CNN(1.2亿粉丝)大体相当,但与粉丝的互动率却远低于后两者。

再次,国际社会对全球文明倡议的认同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全球南方国家的认同度较高,欧美国家相对缺乏认识且带有偏见。多个研究机构的受众调查显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全球南方国家对全球文明倡议的认同度较高。2025年1月,环球时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国际形象全球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国外受访民众认同中国是全球南方的一员,仅4%持相反看法。有明显更高比例希望中国推动全球南方国家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守护文明多样性、促进经济合作、提升国际话语权。这一调查涵盖各大洲代表性国家及所有G20国家、金砖国家、东盟国家,调查对象涉及14个发达国家和32个发展中国家。但欧美国家的民调显示,欧美民众及一些学者对全球文明倡议缺乏了解,甚至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偏见。2024年全球智库“青年外交官”(Young Diplomats)报告称,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中国以国家为中心的价值观与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之间的分歧,将这一分歧视为一种值得保护的文化差异。

最后,全球文明倡议不仅在国际传播实践中受西方舆论霸权影响,而且在学术研究领域受到“文明冲突论”等西方知识体系的掣肘。在全球三大学术索引之一的WOS数据库中的科学引文索引系统分别检索“Global Civilization”(全球文明)和“Clash of Civilization”(文明冲突),2023年3月至2025年5月,前者的研究文献有42篇,后者的研究文献有75篇。究其原因,除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不足、国际传播渠道受限等,美西方长期对其他文明存在的偏见与刻板印象也是重要原因。鉴于此,迫切需要探索新的国际传播路径,以更精准的传播策略提升全球文明倡议的国际影响力和认同度。【文章节选于《当代世界》2025年第7期《国际传播视域下的全球文明倡议》,注释略;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共产党形象全球传播与认同研究”(项目批准号:21&ZD314)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来源于:学习强国

News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8 - 18
点击次数: 0
近年来,国际社会对全球文明倡议的认知逐步提升,不断推动其由理念转化为实践。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金砖国家文明对话”系列活动吸引了全球各国政要、学者和智库代表的广泛关注,为各国提供交流对话的平台,增进相互了解、促进共同进步。经中国倡导,联合国将每年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不仅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也为实现更具包容性的现代化奠定基础,将和合共生的文明智慧转化为全球治理方案。尽管全球文明交流内容更加丰富,交往形式更加多样,各主体各领域潜能得到不断激发,但是这一倡议还存在国际关注度有待提升、传播主体亟待丰富、国际认同度差异显著等挑战,迫切需要拓宽国际传播的思路和路径。首先,全球文明倡议的国际关注度亟待提升。相比于“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公众对全球文明倡议的关注度还不高。“谷歌趋势”分析显示自2023年3月至今,国际公众对全球文明倡议的搜索量较低。...
2025 - 08 - 12
点击次数: 0
VW001.005.20250318.001要弘扬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以昂扬斗志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习近平2025年3月17日至18日在贵州考察时的讲话VW001.005.20250428.001要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要大力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激励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2025年4月28日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VW001.005.20250428.002时代不同,使命任务发生变化,但艰苦奋斗、团结奋斗、不懈奋斗的精神永远不会变。习近平2025年4...
2025 - 08 - 05
点击次数: 0
阅读提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常怀远虑、居安思危,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致广大而尽精微’”。“致广大”强调谋划时登高望远、统揽大局,“尽精微”要求操作中细致精当、积微成著。“致广大而尽精微”是成事之道,也是保持历史耐心的实践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保持历史耐心”。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在2025年7月14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业化进程,西方走了几百年,而我们只用了几十年。深层次看,我们工业化的短板还很多,要花时间去补。城镇化也是这样,不能面子可以、里子不行,不要...
2025 - 07 - 29
点击次数: 0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和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两个结合”,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同时也指明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途径,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结合”的理论内涵和内在逻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两个结合”中实现新发展、取得新成就,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两个结合”赋予中华民族思想和文化主动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造,文化创造的核心在人。只有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中华民族才能以自信自立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
关闭窗口】【打印
关注我们:
手机云网站:
分享至:
Copyright © 2020山东飞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