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销售热线:18053720666     售后服务电话:4000-228-799
回到顶部

全球文明倡议的国际传播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25-08-18

近年来,国际社会对全球文明倡议的认知逐步提升,不断推动其由理念转化为实践。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金砖国家文明对话”系列活动吸引了全球各国政要、学者和智库代表的广泛关注,为各国提供交流对话的平台,增进相互了解、促进共同进步。经中国倡导,联合国将每年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不仅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也为实现更具包容性的现代化奠定基础,将和合共生的文明智慧转化为全球治理方案。尽管全球文明交流内容更加丰富,交往形式更加多样,各主体各领域潜能得到不断激发,但是这一倡议还存在国际关注度有待提升、传播主体亟待丰富、国际认同度差异显著等挑战,迫切需要拓宽国际传播的思路和路径。

首先,全球文明倡议的国际关注度亟待提升。相比于“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公众对全球文明倡议的关注度还不高。“谷歌趋势”分析显示自2023年3月至今,国际公众对全球文明倡议的搜索量较低。以“Global Civilization Initiative or GCI”为关键词,以2023年3月15日至2025年5月5日为时间段,通过谷歌搜索引擎进行新闻搜索,共获得与全球文明倡议相关的新闻548条,其中87条为中国主流媒体发布;通过谷歌搜索引擎进行网页搜索,共获得全球文明倡议相关的信息1460条,其中386条为中国信息源发布。

其次,全球文明倡议国际传播的主体以中国主流媒体为主,国际主流媒体参与度较低,亟待拓展国际传播新路径。在道琼斯旗下Factiva数据库,以“Global Civilization Initiative or GCI”为搜索关键词,以2023年3月15日至2025年5月5日为时间段,共获得全球文明倡议相关信息4544条,其中来源于中国媒体、中国企业和中国政府的信息共4407条,表明当前全球文明倡议国际传播仍以中国官方为主要信息来源,主要依赖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新华社、《中国日报》等主流媒体。由于美西方国家对中国主流媒体的限禁,全球文明倡议的国际影响力仍有限。例如,2024年CGTN的全球社交媒体粉丝量(1.39亿)与BBC(1.28亿粉丝)、CNN(1.2亿粉丝)大体相当,但与粉丝的互动率却远低于后两者。

再次,国际社会对全球文明倡议的认同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全球南方国家的认同度较高,欧美国家相对缺乏认识且带有偏见。多个研究机构的受众调查显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全球南方国家对全球文明倡议的认同度较高。2025年1月,环球时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国际形象全球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国外受访民众认同中国是全球南方的一员,仅4%持相反看法。有明显更高比例希望中国推动全球南方国家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守护文明多样性、促进经济合作、提升国际话语权。这一调查涵盖各大洲代表性国家及所有G20国家、金砖国家、东盟国家,调查对象涉及14个发达国家和32个发展中国家。但欧美国家的民调显示,欧美民众及一些学者对全球文明倡议缺乏了解,甚至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偏见。2024年全球智库“青年外交官”(Young Diplomats)报告称,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中国以国家为中心的价值观与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之间的分歧,将这一分歧视为一种值得保护的文化差异。

最后,全球文明倡议不仅在国际传播实践中受西方舆论霸权影响,而且在学术研究领域受到“文明冲突论”等西方知识体系的掣肘。在全球三大学术索引之一的WOS数据库中的科学引文索引系统分别检索“Global Civilization”(全球文明)和“Clash of Civilization”(文明冲突),2023年3月至2025年5月,前者的研究文献有42篇,后者的研究文献有75篇。究其原因,除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不足、国际传播渠道受限等,美西方长期对其他文明存在的偏见与刻板印象也是重要原因。鉴于此,迫切需要探索新的国际传播路径,以更精准的传播策略提升全球文明倡议的国际影响力和认同度。【文章节选于《当代世界》2025年第7期《国际传播视域下的全球文明倡议》,注释略;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共产党形象全球传播与认同研究”(项目批准号:21&ZD314)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来源于:学习强国

上一篇:无下一篇:无
News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11 - 18
点击次数: 0
历史长河奔涌。从烽火硝烟里走来的人民军队,一路披荆斩棘、奋勇前行,用一次次伟大的行军,验证着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一支军队的存续与发展,系于其核心能力的强弱;一支军队的价值与荣光,源于其履行使命的质效。时代浪潮激荡。进入新时代,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成为时代赋予的紧迫课题。“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统帅的号令如黄钟大吕,激荡三军,深刻指明了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建设的根本指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反复强调要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向全军发出“胜战之问”“价值之问”“本领拷问”,有力推动各级把工作重心归正到备战打仗上来。青山巍巍,见证人民军队的辉煌过往;征途漫漫,呼唤新时代的铿锵步伐。当前,征途如虹的百年行军走到了最紧要、最吃劲的时...
2025 - 11 - 14
点击次数: 0
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要经常“重温革命烈士的家书”“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抗战家书是对抗日战争的历史见证,它们以一个个独特视角展现了中华民族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饱含着对侵略者的满腔怒火、对祖国的赤诚热爱、对和平的深切向往、对亲人的无限牵挂。在抗日战争中,340万壮士慷慨出川,4000余万巴蜀儿女勇毅不屈支援抗战。他们的家书展现着四川人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以及“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的坚定信念,是伟大抗战精神的真实写照。家书饱含着坚定勇毅的使命担当。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侵占我国东北。来自内江市的周平民、周健民兄弟一起参加了“上海青年自愿决死抗日救国团”,两人携手赴东北抗日前线。他们联名给父母写信,陈述报国之志,勇担救国使命。赵一曼以血肉之躯忍受了敌人惨无人道的折磨,临终前给儿子留下遗言:“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
2025 - 11 - 07
点击次数: 0
某部在盘点今年的工作成绩时,发现各种各样的“第一”拿了不少,但与备战打仗直接相关的反而数量有限。他们结合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政治整训,提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想一想,哪些“第一”不争反而有利于提高战斗力?“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是部队耳熟能详的口号。我们需要这种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精神。正如朱德同志所说:“部队中人人精神振奋,你也想立功,我也想立功,这样就会打胜仗。”然而,所争之“第一”、所扛之“红旗”,必须是对战斗力有贡献的“第一”。如果不看是否有助于提高战斗力,这也想问鼎、那也想夺魁,最终可能是“锦旗一屋子,奖牌一桌子,战斗力建设还是老样子”。《淮南子》中讲,“逐鹿者不顾兔”。这句话启示我们,当一个人眼中盯着那些小的、次要的事情时,反而会错失最重要的目标。“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每个单位的资源是有限的,每名官兵的精力也是有限的。鸟儿的翅膀缚上黄金,注定不会飞得太高;军人为无用的“...
2025 - 10 - 28
点击次数: 0
金秋十月,汇聚共识,擘画未来。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为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航程确立了总纲领、绘制了路线图。连日来,全会精神在哲学社会科学界持续引发热烈反响。广大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这次全会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全会深刻把握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时代特征,科学研判“十五五”时期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谋篇布局、定向领航。大家纷纷表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紧密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发挥专业优势,将全会的战略部署和任...
关闭窗口】【打印
关注我们:
手机云网站:
分享至:
Copyright © 2020山东飞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