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销售热线:18053720666     售后服务电话:4000-228-799
回到顶部

那个走到哪儿都带本书的人到底有多可怕?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18-07-06

1

  前两天,约了个老朋友在南城吃饭。她没车,所以只好我穿过大半个北京城去见她。

  因为堵车,一个小时的车程,开了整整两个半小时,午饭直接变成下午茶。还好约的是一家带简餐的咖啡厅,要是火锅店,就尴尬了。

  等人,是一件多烦的事儿,等过的人都懂。特别是在餐厅,一个人傻坐着,迎接你的是各种鄙视的目光。换作是我,可能手机都玩儿没电了。

  可人家倒好,我急急忙忙冲到餐厅的时候,她正坐在那儿认真看书,还拿笔写写画画。看见我,把书一合,微微一笑,说了三个字:“你来啦。”

  当时,我脑海里就一个念头:这种同龄人比堵车还可怕。

  2

  我们俩认识快十年了。这十年里,她变了很多,从单身变成了已婚,从小职员变成了管理层。可有一点一直没变,就是走到哪儿都带本书。

  有一年,我们俩去美国玩,我背了个空箱子,打算去买买买,她背了半箱子书,说倒时差睡不着可以看。结果,回来的路上,我买了一箱子衣服,她又买了半箱子原版书。

  而且,那些书比我的衣服还贵。

  这些年,她在我心里一直是个很特别的人,无论多忙,我都会找时间约她,就怕两个人越走越远。

  可能每个人心里都有这么个朋友,她像是你的标杆,又像是“假想敌”。我总希望自己能在某个方面超越她,哪怕齐头并进也是极好的。

  可她永远是那种看起来和你一样,你却永远追不上的状态。她的见识永远比你多一点,视野永远比你宽一点。你说什么,她都能分析得头头是道;她说什么,你都各种听不懂。

  有这么个朋友,真是让人“悲喜交加”。喜的是,她能鞭策你。悲的是,她一辈子在鞭策你。

  3

  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期节目,主持人提了个问题,我觉得很受刺激:如果在一次聚会上,你遇见两位女士,一个拿的包看上去挺一般,但谈吐不俗,一张口就引用了《经济学人》杂志对英国大选的分析;另一个拿着很贵的名牌包,说的却都是电视剧和明星八卦。你觉得谁的社会地位更高?

  我想了想,不说社会地位,至少对我来说,更愿意和前者交往。这个世界上,知识量是很贵的。

  这可能就是一个人的文化资本,也就是谈资。

  说起谈资,这些年我最深的感触就是,越和人聊天,越不敢聊。

  班门弄斧真正的可怕之处,不是丢脸,而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丢了脸。有时候,没人会告诉你,他们早就看穿了你,然后只会点头微笑。甚至有时候,你觉得自己知道得挺多的,可别人一问,就哑口无言。

  最近,“中年危机”这个词频频出现。其实不止是中年,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自己的“危机”。这个时代的工作,可替代性太强了。你前脚提辞职报告,还没来得及缅怀一下,后脚就有人搬进你的工位。

  在职场混了这么多年,我最恐惧的时刻就是遇见一个比我还内行的外行。当别人谈论你最擅长的知识,还说得比你透彻的时候,怎么可能没有危机感?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儿,因为这个世界上,连知识点都是不稳定的。

  4

  今天,许多人已经习惯了碎片化的阅读方式,似乎并不欣赏那些走到哪儿都带着书的人,觉得他们只是装。

  我觉得不是,至少在我看来,读书没有什么时候读、怎么读之分,只有读与不读的差别。因为读书是一种态度,有些人在图书馆坐一天刷微博,有些人在垃圾桶旁读经典。

  那些爱看书的人,除了能保持竞争力,还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就是凡事想得开,烦恼特别少。

  开篇提到的那个书痴朋友,有一年夏天,我们俩去南方玩,回北京的时候遇上飞机延误,整整等了六个小时。我焦虑地走来走去,一会儿发微信给北京的朋友了解天气,一会儿向空姐询问状态。可一旁的朋友悠闲地拿出一本书,要了杯热茶,不言不语,不焦不躁,一副有书万事足的样子。

  她遇上烦心事儿,很少抱怨,就拿一本书坐在咖啡馆里。真像罗曼·罗兰说的:“和书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

  想起一部美剧中的情节,Miya因为家庭的诈骗丑闻陷入媒体的狂轰乱炸中,她事务所的同伴Lucca只给了她一个建议,找本书看,不要上网,不要看新闻。只是看书就好了。

  这真的是我听过最好的建议了。

  有人说,你越读书,越能看见自己的无知。因为无知,才会对人心生敬畏,也才会对生命多出一点豁达。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顺境时勇往直前,逆境时豁达坚韧,这样的人,可能是你我永远都无法打败的对手。


News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10 - 28
点击次数: 0
金秋十月,汇聚共识,擘画未来。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为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航程确立了总纲领、绘制了路线图。连日来,全会精神在哲学社会科学界持续引发热烈反响。广大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这次全会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全会深刻把握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时代特征,科学研判“十五五”时期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谋篇布局、定向领航。大家纷纷表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紧密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发挥专业优势,将全会的战略部署和任...
2025 - 10 - 24
点击次数: 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推动绿色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指明了方向,也对即将进入“十五五”时期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绿色发展: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良性互动的必然选择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世界现代化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难题,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破解的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中,既强调“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又把“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放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的首要位置,不仅表明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协调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重大作用,也揭示了绿色发展对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重大关系的极端重要性。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是人与自然和...
2025 - 10 - 17
点击次数: 0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机遇总垂青奋进者。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明“不进则退”的道理,强调“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很快,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既体现对前路绝非坦途的科学研判,也包含对发展进程中逆水行舟客观规律的深刻揭示。奋斗关乎发展存续,担当决定发展位势。无论是在个体实现生命价值的成长之路上,还是在一个国家实现富强的漫漫征途上,“不进则退,慢进亦退”都激励着每一位奋进者校准坐标、勇毅前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中的这句话,将天地运行不止的自然规律与君子修身立业的价值追求相贯通,揭示出“进”是事物存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邓析子》中言明“不进则退,不喜则忧,不得则亡,此世人之常”,宋代《朱子语类》中说“凡人不进则退也”。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在人类文...
2025 - 10 - 10
点击次数: 0
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各民族血脉相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基。各民族共同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亲缘关系,逐渐形成血脉相融、骨肉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元一体、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历史充分证明,中华民族是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各民族只有不断团结融合、自觉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各民族信念相同,是中华民族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内生动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秉持“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天下大同”的理念,把大一统看作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自秦统一中国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始终坚持...
关闭窗口】【打印
关注我们:
手机云网站:
分享至:
Copyright © 2020山东飞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