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销售热线:18053720666     售后服务电话:4000-228-799
回到顶部

如何利用反思达到“精进”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21-04-07

曾子:“吾日三省吾身”。很多人小时候就知道这句话了,你知道没去用,就等于不知道。当你真的日三省后,也无需看文章或是听人给你讲这句话了,因为此时的你已经在反思与改变中行走了。

 
对,你还在继续看,说明你有强烈改变现状的欲望。那我就说说题目中的话题吧。凡能让人精进的反思都是有效的,但不是所有的反思都能让人进步。
 
你看为什么一个班里的人,都在一起玩,有的人分却高一倍?都是一个房间里的游戏玩家,道具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常有后起之秀涌现?因为人会思考,会针对过去的经历做反思,反思的过程也是经验累积的过程。
 
有效的反思会让人从过去的经历中得到经验,从而正确指导将来的行为。还能让我们看到自身提升的空间,接纳自己,宽恕自己。不是做错事情后,产生的自责,愧疚......这些情绪会让偏执的思维重复强化。
 
有效的反思能让我们打开心门,思想多元,接纳更多的知识。若一个人擅于运用反思,那即使失败,也是比成功更要有意义的。
 
既然反思是个人成长和进步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那么如何提高这项能力呢?
 
第一不妨从小处着手。很多人常在朋友圈里感叹生活中的事,或是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他们仅仅只是感叹。等过数年再会发一些大的感叹,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湮没在时间的洪潮中。
 
我觉得对生活的反思至少是对时间的一种有效反抗。比如读书这件小事,走出校园后感觉读不读书对自己没有多大的影响,当自己真正需要的时候,却不知道怎么下手。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多思考一下为什么不喜欢读书?上学的时候被填鸭式的教学搞怕了,失去了读书兴趣。可读书是积累多方面知识最快的途径。不妨多渠道逐渐养成读书的习惯,看电子书,听有声书,听人讲书,在愉快之中接受知识,方能减少“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窘境。或者把你看到的听到的讲给别人听,复述的过程,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听到别人不一样的角度的看法。
 
如果要考证,就谈不上兴趣了,都是为了钱,为了升职。这种读书目的性很强,甚至是枯燥的,往往看上两三页就打瞌睡,可以尝试在线学习,加入学习群大家一起学。
 
不管是自己的思维方式的细微改变,还是某个不好的习惯的改正,只要我们不断去寻找原因,都能找到更合理的解决方式。这个积极的过程,对我们来说就是有效的反思,就能促进不断进步。
 
很多人以为只有重大的事发生了,才值得好好反思,当然,比较重大的事情发生后是应该反思。可就像求职这样的大事,面试过了得到薪水不错的工作,反之还要继续当下的窘迫。可越是决定关键时刻表现好坏的,往往就是一件件小事积累起来。
 
我们应该常常对生活中细节进行反思,说错了话被朋友埋怨,注意措辞的背后可能是没换位思考;常有迟到或拖延,是不是时间没有规划好,没备路书又或是思想上不够重视?每一件事经过思考都可以再得到改进和提升。
 
临睡前感受一下自己的情绪,为什么会有我今天很堕落的想法呢?因为睡前本是想看一本书的,可上床打开手机后因为自己喜欢的明星在微博突然发了一个视频,没忍住,看了一会儿引起了连锁反应便一直刷视频直到深夜。如果让这种愧疚感情绪一直影响着自己,那么新的一天又会被耽误,变成了之前讲的破窗原理。
 
反思一下,没有看成书的原因是临睡前忍不住看手机,那么可不可以改正一下呢?在临睡前半个小时提前把手机关机。结果发现第二天在临睡半小时前所追的剧还没看完,等看完结果又重蹈覆辙。那么再反思一下,没关机的原因是因为没有自制力。那么可不可以设置一个定时关机呢?如此这般的思辨。虽然耗费了几个晚上,但是换来了一个良好的习惯和每晚的阅读。
 
第二还需勤动笔。每次思考后,把结论写下来,过一段时间在对比,哪些预测对了,为什么?哪些预测错了,又为什么?通过这种反馈,不断修正思考模型。
 
反思笔记有助于加深思考,想是一回事,落到纸上又是一回事,这一过程能让思维变得更有逻辑和顺畅。这一切都是为了将来的选择提供更好的选项。
 
逆境和不安能帮助我们成长,虽然让我们不舒服,就像成长之痛。若你没有遇过逆境,又如何让人尊重你的真正价值和能力呢?


News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10 - 28
点击次数: 0
金秋十月,汇聚共识,擘画未来。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为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航程确立了总纲领、绘制了路线图。连日来,全会精神在哲学社会科学界持续引发热烈反响。广大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这次全会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全会深刻把握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时代特征,科学研判“十五五”时期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谋篇布局、定向领航。大家纷纷表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紧密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发挥专业优势,将全会的战略部署和任...
2025 - 10 - 24
点击次数: 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推动绿色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指明了方向,也对即将进入“十五五”时期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绿色发展: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良性互动的必然选择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世界现代化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难题,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破解的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中,既强调“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又把“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放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的首要位置,不仅表明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协调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重大作用,也揭示了绿色发展对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重大关系的极端重要性。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是人与自然和...
2025 - 10 - 17
点击次数: 0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机遇总垂青奋进者。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明“不进则退”的道理,强调“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很快,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既体现对前路绝非坦途的科学研判,也包含对发展进程中逆水行舟客观规律的深刻揭示。奋斗关乎发展存续,担当决定发展位势。无论是在个体实现生命价值的成长之路上,还是在一个国家实现富强的漫漫征途上,“不进则退,慢进亦退”都激励着每一位奋进者校准坐标、勇毅前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中的这句话,将天地运行不止的自然规律与君子修身立业的价值追求相贯通,揭示出“进”是事物存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邓析子》中言明“不进则退,不喜则忧,不得则亡,此世人之常”,宋代《朱子语类》中说“凡人不进则退也”。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在人类文...
2025 - 10 - 10
点击次数: 0
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各民族血脉相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基。各民族共同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亲缘关系,逐渐形成血脉相融、骨肉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元一体、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历史充分证明,中华民族是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各民族只有不断团结融合、自觉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各民族信念相同,是中华民族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内生动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秉持“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天下大同”的理念,把大一统看作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自秦统一中国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始终坚持...
关闭窗口】【打印
关注我们:
手机云网站:
分享至:
Copyright © 2020山东飞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