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销售热线:18053720666     售后服务电话:4000-228-799
回到顶部

平淡里看精彩 静默里品生动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23-05-04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我们不能改变,但我们可以尽力而为。也许人生中有许多情形,我们无力而为,但我们可以用心对待。无论艰难还是曲折,不论悲伤还是痛苦,我们都不能失去信心,放弃心中的信念。面对人生种种,尽力了用心了,即使达不到心中的愿望,我们也无怨无悔。

  因为有过努力,有过追求生命与岁月一起变得深沉,变得优雅而美丽。 明白太多不好,不明白又不行。做得到难得糊涂,就把真心丢了,做不到糊涂难得,就自己糊涂了。其实,人这一生真的不必太较真,苦了自己,怨了别人,如此束缚心情,倒不如轻装而行,学着做自己。并优雅地放手一些不属于你的东西,坦然面对自己,安然于生活里本该有的颜色,在平淡里看见精彩,在静默里的品味生动。顺其自然就是最好的方式,随事随缘,随心随愿,简单轻松,来去自如。

  是情总会伤人,是人总有伤心,情与情总是牵心的,心与心总是关情的。每一份感情都是连心的,每一滴泪水都是含情的。不论男人或女人,渴望的都是真情,不管大人或小孩,期望的都是真心。动情了女人也会在意,男人也会哭泣,伤心了小孩也会生气,大人也会流泪。情不能假,心不能伤,无论是谁,对事对人,都应真诚,处人处事,都要真情。伤人势必伤己,伤情势必伤心,诚实善良,永远都是一种美好行为。这一生总要遇到许多人,碰到许多情,有的人带给你欢欣,有的人带给你伤心。

  不论开心还是伤心,都会牵心关情,谁也不知道,相逢是情淡还是情浓,相处是欢欣还是伤情。生活的过程中慢慢理解,渐渐感应,你才知道谁对你真诚,谁对你虚情。风雨人生,走过才知道,经过才明白,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人生,珍惜那些刻骨铭心的,远离那些伤心痛苦的,或许你能安心而顺心。

  并不是喜欢就能接近,厌恶就能远离。生活中的我们,远没有这样幸运,也没有这般好运。也许,讨厌的正是你要接近的,喜欢的却是你要远离的。生活就是这样无情,人生就是这样无能,学会接受远不如懂得宽容,懂得适应远不如学会包容。生活的空间,不是由厌恶扩宽的,人生的领地,却是从喜欢扩展的。

  懂得宽容,你的空间慢慢延伸,学会包容,你的领地渐渐扩充。不论喜欢与厌恶,都需要你的宽容与包容,以此美好你自己的人生。生命中,总有一些场景让我们怀念,让我们思念。虽然有些已经不再,有些已经难见,但我们还是会深情地回忆。或许生活就是如此,打动我们心灵的,有时就是一些过往的旧事,过去的旧情。我们在回味的时光中,慢慢感受那份真诚,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纯真友情,懂得感恩,学会更好感谢人生,愉快生存。

  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让我们明白,人生需要一个好的心态。得意时告诉自己,谦受益,满招损,人生最忌张狂,那些浅尝则傲,暂获则骄的行为,终是一种自毁的心理。失意时警示自己,不能沉沦,不能消极,人生最怕消沉,那些挫则不起,败则自弃的行为,终是一种自卑的心理。人生的进退,生活的好坏,有时取决于我们的心态,努力是一种结局,放弃也是一种结局。只是不同的心境,有着不同的结果,你笑天是蓝的,你哭天是阴的。学会生活,需要一个好的心态,走好人生,需要一个好的心境,心态有时决定着生活的成败。

  快乐是一种情趣,一种心态,一种积极的姿态。快乐之人积极乐观,充满热情,充满信心。不管遭遇挫折还是经受失败,快乐者露出的都是微笑,都是自信。心因快乐而明快,情因快乐而愉快,生活难免忧愁,不免伤痛。既然许多事情不能改变,那就学会在平淡里看精彩,静默中品生动,快乐不是无忧没痛,而是能想明看开,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命中的不快!

 

News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10 - 28
点击次数: 0
金秋十月,汇聚共识,擘画未来。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为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航程确立了总纲领、绘制了路线图。连日来,全会精神在哲学社会科学界持续引发热烈反响。广大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这次全会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全会深刻把握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时代特征,科学研判“十五五”时期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谋篇布局、定向领航。大家纷纷表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紧密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发挥专业优势,将全会的战略部署和任...
2025 - 10 - 24
点击次数: 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推动绿色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指明了方向,也对即将进入“十五五”时期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绿色发展: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良性互动的必然选择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世界现代化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难题,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破解的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中,既强调“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又把“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放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的首要位置,不仅表明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协调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重大作用,也揭示了绿色发展对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重大关系的极端重要性。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是人与自然和...
2025 - 10 - 17
点击次数: 0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机遇总垂青奋进者。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明“不进则退”的道理,强调“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很快,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既体现对前路绝非坦途的科学研判,也包含对发展进程中逆水行舟客观规律的深刻揭示。奋斗关乎发展存续,担当决定发展位势。无论是在个体实现生命价值的成长之路上,还是在一个国家实现富强的漫漫征途上,“不进则退,慢进亦退”都激励着每一位奋进者校准坐标、勇毅前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中的这句话,将天地运行不止的自然规律与君子修身立业的价值追求相贯通,揭示出“进”是事物存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邓析子》中言明“不进则退,不喜则忧,不得则亡,此世人之常”,宋代《朱子语类》中说“凡人不进则退也”。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在人类文...
2025 - 10 - 10
点击次数: 0
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各民族血脉相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基。各民族共同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亲缘关系,逐渐形成血脉相融、骨肉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元一体、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历史充分证明,中华民族是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各民族只有不断团结融合、自觉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各民族信念相同,是中华民族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内生动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秉持“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天下大同”的理念,把大一统看作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自秦统一中国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始终坚持...
关闭窗口】【打印
关注我们:
手机云网站:
分享至:
Copyright © 2020山东飞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