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销售热线:18053720666     售后服务电话:4000-228-799
回到顶部

只要热爱,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21-09-27

1

  乡下的表哥,一身健壮,皮肤黝黑,声音却洪亮明朗,浑身充满了阳光的味道。因为清明,我们和表哥坐在一起闲聊,表哥告诉我,他在乡下承包了二百多亩地,日日和庄稼打着交道。

  其实表哥完全可以过着不用种地的生活,两个孩子都有了自己的事业,接他去大城市带带孩子,就可以过得很清闲。表哥说:“对种地,我就是热爱。在农忙的时候,甚至会在田地里搭一处窝棚,然后就住在田间很多时日。”

  当表哥说这话的时候,眼里闪耀着熠熠生辉的光芒,那时,皮肤黝黑的表哥,真的很有魅力。

  说起皮肤,表哥幽默地说:“种地的人一年中皮肤分为两种颜色,从春天开始到秋收完毕,都是又黑又瘦的。但是一到了冬天,就开始变白,过完整个冬季,你会看着我白白胖胖。”说话的人笑了,听着的人也笑了,真实的生活就在眼前。

  表哥在乡下的二百多亩地,种着西瓜,花生,玉米,小麦。光是去年卖西瓜就卖了七万多块钱,表哥满面笑容地说:“看着自家地里的麦苗长势喜人,特别高兴。”然后他说:“并不是自家的地比别人家的肥沃,只是我做的工作更加细致一些,播种前把土地翻耕得细碎如面,然后给予充足的肥料和水分,你说,庄稼怎么会长得不好呢?”

  2

  一个如此热爱耕种的人,能有不好的收获吗?任何事情只要用心去做,没有做不好的,功夫到了,自然成了。热爱,是成就一切的开始。对所做的事情充满热爱,你会很自然地投入身心,并不会觉得劳累,而会感到一种快乐。

  我能够体会到表哥所说的热爱,对于写作,我也是热爱的。写微信公众号以来,每天坚持更新。有人问我:“你天天这样写,不累吗?”说实话,写作于我好像就是吃饭洗澡一样的事情,哪一天不写才会觉得不舒服。

  记得有一次去贵州游玩,想着地处偏远,就没有带笔记本电脑。刚开始几天整日沉浸在与自己家乡不同的景色中,到了第三日、第四日,开始特别想念电脑,虽然也可以用笔记录,但是不能编辑,实在熬不住没有电脑的日子,硬是把行程提前了几天回家了。

  一个人倘若真的热爱一件事情,他一定会每日念念不忘,而不是因为某种目的去做,本能地就会去做这件事情。

  3

  表哥对种地的热爱,我对写作的热爱,到后来都带给我们一些益处。表哥因此收入颇丰,我也因为日日坚持,文章有了一些进步,读者更多了起来。

  想起了躬耕隆中的诸葛先生,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那时,没有钟表,看时间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知道时间,水镜先生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

  诸葛亮天资聪颖,讲的东西,一听便会,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他想让水镜先生把讲课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鸣叫时间延后,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会带些粮食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热爱读书的诸葛先生,正是这样刻苦学习,终究成了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热爱音乐的贝多芬,热爱画画的梵高,正是热爱,才让生命有了不同的意义。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写道:“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用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简单,简单,再简单,简单地去热爱,简单地为一件事坚持做下去。

  只要热爱,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上一篇:无下一篇:无
News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11 - 24
点击次数: 0
邓中夏1894年10月5日出生于湖南省宜章县邓家湾村。是我党早期的一位卓越领导人和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又是我党的一位重要理论家和学者。1933年5月15日在上海法租界邓中夏不幸被捕,被叛徒供出了真实身份。在狱中,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钢铁意志挺住了敌人的残酷摧残。监狱地下党支部通过难友对邓中夏说:“同志们很关心你,你有什么打算?”邓中夏听后激动地说:“请你告诉大家,就是把邓中夏的骨头烧成灰,邓中夏还是共产党员。”他给同志们上党课,讲马列主义,讲共产党员的理想和气节,讲工人运动。他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给党中央写了一封信,深情地说:“同志们,我快要到雨花台去了,你们继续努力奋斗吧!最后胜利终究是我们的!”1933年9月21日的黎明,邓中夏从容地穿好衣服,大声高呼“打倒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万岁!”“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向刑场走去。临刑前,宪兵问“你还有话吗?”邓中夏回答:“对你们当兵的人,...
2025 - 11 - 18
点击次数: 0
历史长河奔涌。从烽火硝烟里走来的人民军队,一路披荆斩棘、奋勇前行,用一次次伟大的行军,验证着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一支军队的存续与发展,系于其核心能力的强弱;一支军队的价值与荣光,源于其履行使命的质效。时代浪潮激荡。进入新时代,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成为时代赋予的紧迫课题。“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统帅的号令如黄钟大吕,激荡三军,深刻指明了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建设的根本指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反复强调要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向全军发出“胜战之问”“价值之问”“本领拷问”,有力推动各级把工作重心归正到备战打仗上来。青山巍巍,见证人民军队的辉煌过往;征途漫漫,呼唤新时代的铿锵步伐。当前,征途如虹的百年行军走到了最紧要、最吃劲的时...
2025 - 11 - 14
点击次数: 0
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要经常“重温革命烈士的家书”“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抗战家书是对抗日战争的历史见证,它们以一个个独特视角展现了中华民族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饱含着对侵略者的满腔怒火、对祖国的赤诚热爱、对和平的深切向往、对亲人的无限牵挂。在抗日战争中,340万壮士慷慨出川,4000余万巴蜀儿女勇毅不屈支援抗战。他们的家书展现着四川人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以及“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的坚定信念,是伟大抗战精神的真实写照。家书饱含着坚定勇毅的使命担当。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侵占我国东北。来自内江市的周平民、周健民兄弟一起参加了“上海青年自愿决死抗日救国团”,两人携手赴东北抗日前线。他们联名给父母写信,陈述报国之志,勇担救国使命。赵一曼以血肉之躯忍受了敌人惨无人道的折磨,临终前给儿子留下遗言:“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
2025 - 11 - 07
点击次数: 0
某部在盘点今年的工作成绩时,发现各种各样的“第一”拿了不少,但与备战打仗直接相关的反而数量有限。他们结合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政治整训,提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想一想,哪些“第一”不争反而有利于提高战斗力?“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是部队耳熟能详的口号。我们需要这种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精神。正如朱德同志所说:“部队中人人精神振奋,你也想立功,我也想立功,这样就会打胜仗。”然而,所争之“第一”、所扛之“红旗”,必须是对战斗力有贡献的“第一”。如果不看是否有助于提高战斗力,这也想问鼎、那也想夺魁,最终可能是“锦旗一屋子,奖牌一桌子,战斗力建设还是老样子”。《淮南子》中讲,“逐鹿者不顾兔”。这句话启示我们,当一个人眼中盯着那些小的、次要的事情时,反而会错失最重要的目标。“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每个单位的资源是有限的,每名官兵的精力也是有限的。鸟儿的翅膀缚上黄金,注定不会飞得太高;军人为无用的“...
关闭窗口】【打印
关注我们:
手机云网站:
分享至:
Copyright © 2020山东飞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