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销售热线:18053720666     售后服务电话:4000-228-799
回到顶部

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的中国路径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24-07-22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主席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各国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贡献了中国力量。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当前,单边主义和伪多边主义大行其道,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亟需新的价值理念引领。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动世界各国以真正的多边主义凝聚全球治理的新共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被写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安理会、人权理事会等机构的多项决议中,受到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高度赞赏和支持。与此同时,通过推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全球发展共同体、人类安全共同体等多领域建设,中国与各方携手推进全球治理改革和发展向着正确方向迈进。

在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和全球治理失序失效加剧的背景下,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成为践行真正多边主义的指引。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就是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切实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要确保多极化进程总体稳定和具有建设性,就必须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就是顺应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要求,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

以维护联合国体系和完善多边机制来捍卫真正的多边主义

中国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中国始终秉持联合国会员国共同制定国际规则、共同治理全球事务、共同分享发展成果的原则立场。中方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粮食安全和全球减贫等领域作出积极贡献,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信托基金、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援非信托基金、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等平台,以实际行动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赞,自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为联合国工作日益重要的贡献者。

中国积极为推动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贡献智慧和方案。一方面,中国积极推动现有多边机制改革朝着民主化的方向发展。在中国等国家推动下,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多边机制中的代表权和发言权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中国不懈加强“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积极推动非盟成为G20正式成员,推动金砖国家和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机制不断发展壮大,提升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话语权。

以提供优质公共产品来弘扬真正的多边主义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推动世界共同发展的创新性多边机制,是真正的多边主义的国际实践重要平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多来,中国同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中国参与发起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澜湄合作机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合作协定》(RCEP)等多边主义合作机制已经建成并开始发挥重要影响力。中国还积极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中非经贸博览会等经贸论坛活动,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致力于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中国提出“三大全球倡议”,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公共产品。自提出以来,“三大全球倡议”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特别是元首外交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肯定和支持。“三大全球倡议”体现了真正的多边主义,是实现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催化剂。

全球发展倡议自2021年提出以来,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支持,70多个国家加入联合国“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第78届联大主席弗朗西斯表示,全球发展倡议的目标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一致,具有造福世界各国的巨大潜力。

全球安全倡议自2022年提出以来,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地区组织支持、赞赏,写入多份中国与其他国家、国际组织交往合作的双多边文件。中国先后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和《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关于阿富汗问题的中国立场》文件、《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和《中国、巴西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共识》等文件,提出《全球数据安全倡议》《科学家生物安全行为准则天津指南》《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等倡议,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贡献了中国智慧。

中国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面向不同国家、区域和组织,积极搭建开放包容的文明对话平台和人文交流机制,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多边机制,举办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良渚论坛等活动,以实际行动对“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主张作出中国示范。

以推进全球治理法治化来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需要推进全球治理法治化。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应该创造一个奉行法治、公平正义的未来。要提高国际法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确保国际规则有效遵守和实施,坚持民主、平等、正义,建设国际法治。”

中国是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维护者、践行者、贡献者。中国积极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自提出7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写入中国宪法和与几乎所有建交国的建交公报、双边条约及一系列重要国际文件,为国际关系和国际法治树立了历史标杆。中国加强国际执法合作,践行全球安全治理法治化。中国颁布《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反有组织犯罪法》等,夯实打击有组织犯罪的法律基础,并在《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框架下与各国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合作。

中国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主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进国际关系法治化,以国际良法促进全球善治。据统计,中国已缔结27000多项双边条约,加入了600多项多边条约及修正案,参与了几乎所有政府间国际组织。无论是在防扩散、军控裁军方面,还是在经济、文化、环境、人权等方面,中国缔约和履约的表现突出,身体力行维护“一个体系、一个秩序、一套规则”。2023年2月,中国与理念相近国家共同发起建立国际调解院,为各国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新的选择。同年6月,中国制定出台《对外关系法》,以立法的形式,对维护联合国作用和《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作出庄严承诺。(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News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11 - 07
点击次数: 0
某部在盘点今年的工作成绩时,发现各种各样的“第一”拿了不少,但与备战打仗直接相关的反而数量有限。他们结合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政治整训,提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想一想,哪些“第一”不争反而有利于提高战斗力?“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是部队耳熟能详的口号。我们需要这种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精神。正如朱德同志所说:“部队中人人精神振奋,你也想立功,我也想立功,这样就会打胜仗。”然而,所争之“第一”、所扛之“红旗”,必须是对战斗力有贡献的“第一”。如果不看是否有助于提高战斗力,这也想问鼎、那也想夺魁,最终可能是“锦旗一屋子,奖牌一桌子,战斗力建设还是老样子”。《淮南子》中讲,“逐鹿者不顾兔”。这句话启示我们,当一个人眼中盯着那些小的、次要的事情时,反而会错失最重要的目标。“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每个单位的资源是有限的,每名官兵的精力也是有限的。鸟儿的翅膀缚上黄金,注定不会飞得太高;军人为无用的“...
2025 - 10 - 28
点击次数: 0
金秋十月,汇聚共识,擘画未来。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为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航程确立了总纲领、绘制了路线图。连日来,全会精神在哲学社会科学界持续引发热烈反响。广大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这次全会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全会深刻把握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时代特征,科学研判“十五五”时期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谋篇布局、定向领航。大家纷纷表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紧密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发挥专业优势,将全会的战略部署和任...
2025 - 10 - 24
点击次数: 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推动绿色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指明了方向,也对即将进入“十五五”时期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绿色发展: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良性互动的必然选择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世界现代化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难题,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破解的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中,既强调“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又把“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放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的首要位置,不仅表明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协调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重大作用,也揭示了绿色发展对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重大关系的极端重要性。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是人与自然和...
2025 - 10 - 17
点击次数: 0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机遇总垂青奋进者。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明“不进则退”的道理,强调“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很快,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既体现对前路绝非坦途的科学研判,也包含对发展进程中逆水行舟客观规律的深刻揭示。奋斗关乎发展存续,担当决定发展位势。无论是在个体实现生命价值的成长之路上,还是在一个国家实现富强的漫漫征途上,“不进则退,慢进亦退”都激励着每一位奋进者校准坐标、勇毅前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中的这句话,将天地运行不止的自然规律与君子修身立业的价值追求相贯通,揭示出“进”是事物存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邓析子》中言明“不进则退,不喜则忧,不得则亡,此世人之常”,宋代《朱子语类》中说“凡人不进则退也”。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在人类文...
关闭窗口】【打印
关注我们:
手机云网站:
分享至:
Copyright © 2020山东飞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