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销售热线:18053720666     售后服务电话:4000-228-799
回到顶部

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的中国路径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24-07-22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主席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各国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贡献了中国力量。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当前,单边主义和伪多边主义大行其道,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亟需新的价值理念引领。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动世界各国以真正的多边主义凝聚全球治理的新共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被写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安理会、人权理事会等机构的多项决议中,受到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高度赞赏和支持。与此同时,通过推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全球发展共同体、人类安全共同体等多领域建设,中国与各方携手推进全球治理改革和发展向着正确方向迈进。

在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和全球治理失序失效加剧的背景下,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成为践行真正多边主义的指引。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就是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切实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要确保多极化进程总体稳定和具有建设性,就必须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就是顺应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要求,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

以维护联合国体系和完善多边机制来捍卫真正的多边主义

中国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中国始终秉持联合国会员国共同制定国际规则、共同治理全球事务、共同分享发展成果的原则立场。中方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粮食安全和全球减贫等领域作出积极贡献,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信托基金、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援非信托基金、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等平台,以实际行动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赞,自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为联合国工作日益重要的贡献者。

中国积极为推动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贡献智慧和方案。一方面,中国积极推动现有多边机制改革朝着民主化的方向发展。在中国等国家推动下,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多边机制中的代表权和发言权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中国不懈加强“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积极推动非盟成为G20正式成员,推动金砖国家和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机制不断发展壮大,提升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话语权。

以提供优质公共产品来弘扬真正的多边主义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推动世界共同发展的创新性多边机制,是真正的多边主义的国际实践重要平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多来,中国同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中国参与发起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澜湄合作机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合作协定》(RCEP)等多边主义合作机制已经建成并开始发挥重要影响力。中国还积极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中非经贸博览会等经贸论坛活动,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致力于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中国提出“三大全球倡议”,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公共产品。自提出以来,“三大全球倡议”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特别是元首外交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肯定和支持。“三大全球倡议”体现了真正的多边主义,是实现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催化剂。

全球发展倡议自2021年提出以来,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支持,70多个国家加入联合国“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第78届联大主席弗朗西斯表示,全球发展倡议的目标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一致,具有造福世界各国的巨大潜力。

全球安全倡议自2022年提出以来,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地区组织支持、赞赏,写入多份中国与其他国家、国际组织交往合作的双多边文件。中国先后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和《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关于阿富汗问题的中国立场》文件、《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和《中国、巴西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共识》等文件,提出《全球数据安全倡议》《科学家生物安全行为准则天津指南》《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等倡议,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贡献了中国智慧。

中国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面向不同国家、区域和组织,积极搭建开放包容的文明对话平台和人文交流机制,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多边机制,举办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良渚论坛等活动,以实际行动对“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主张作出中国示范。

以推进全球治理法治化来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需要推进全球治理法治化。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应该创造一个奉行法治、公平正义的未来。要提高国际法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确保国际规则有效遵守和实施,坚持民主、平等、正义,建设国际法治。”

中国是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维护者、践行者、贡献者。中国积极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自提出7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写入中国宪法和与几乎所有建交国的建交公报、双边条约及一系列重要国际文件,为国际关系和国际法治树立了历史标杆。中国加强国际执法合作,践行全球安全治理法治化。中国颁布《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反有组织犯罪法》等,夯实打击有组织犯罪的法律基础,并在《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框架下与各国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合作。

中国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主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进国际关系法治化,以国际良法促进全球善治。据统计,中国已缔结27000多项双边条约,加入了600多项多边条约及修正案,参与了几乎所有政府间国际组织。无论是在防扩散、军控裁军方面,还是在经济、文化、环境、人权等方面,中国缔约和履约的表现突出,身体力行维护“一个体系、一个秩序、一套规则”。2023年2月,中国与理念相近国家共同发起建立国际调解院,为各国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新的选择。同年6月,中国制定出台《对外关系法》,以立法的形式,对维护联合国作用和《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作出庄严承诺。(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News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7 - 02
点击次数: 0
时间镌刻传奇,奋斗创造历史。今天,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一个历经风雨、千锤百炼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初心如磐、信念更坚,正带领亿万人民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目标凯歌行进,书写下荡气回肠的时代新篇。这新篇里,有化危机、闯难关、应变局的从容与勇毅。面对深刻变化的内部条件,我们在综合施策中创造机遇、赢得主动。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我们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这新篇里,有无惧任何风浪的信心和底气。党和人民始终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多少激流险滩,多少关隘沟坎,都动摇不了我们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钢铁意志,都阻挡不了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铿锵步伐。实践是最好的试金石。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信心不动摇,直面矛盾问题不回避,应对风险挑战不退缩,就一定能够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面对动荡的世界,有外国政要认为:“中国带来的...
2025 - 06 - 26
点击次数: 0
6月24日,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在天津拉开帷幕,全球1700余名来自商界、政界、社会组织和国际组织的领袖以及创业者、创新者和学者,在此热议应对全球挑战的创新型商业解决方案。围绕“新时代企业家精神”这一主题,本届年会设置了“解读全球经济”“中国展望”“剧变中的产业”“投资人类与地球”“新能源与材料”五大核心议题。在为期3天的会议中,近200场分论坛密集举办。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博尔格·布伦德强调:“全球经济正在经历根本性转变,我们面临的各项挑战相互交织,需要多方合作。”世界经济现状如何,未来将如何发展,成为论坛首日讨论的热点。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在“首席经济学家简报”活动中,多国经济学家共同探讨在充满不确定性和技术变革的背景下全球经济的增长前景。标普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保罗·格林沃尔德指出:“以伊冲突为全球经济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今...
2025 - 06 - 17
点击次数: 0
在四川成都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国际大科学计划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作为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International Meridian Circle Program, IMCP)牵头单位与最新加入IMCP计划的5个国际组织、高校和研究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标志着科学界先行发起了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是全球首个聚焦地球空间环境系统性监测的国际科学工程。该计划依托中国“子午工程”一、二期奠定的世界领先地基监测能力,联合全球多国力量,旨在构建沿东经120度至西经60度子午线闭合的“日不落”空间环境立体监测网络,破解地球空间系统多圈层耦合、能量传递及灾害关联三大科学难题。从“子午工程”到“国际子午圈”“子午工程”作为我国空间科学领域的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历经两期建设。子午工程二期沿东经120度和100度、北纬40度和30度构建“两横两纵”监测...
2025 - 06 - 09
点击次数: 0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习近平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作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大决策,确立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效更加显著,“五育并举”理念深入人心,学校思政课建设全面加强,素质教育扎实推进,一批又一批听党话、跟党走的时代新人茁壮成长;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更加充实,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60%,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全面实现,学生资助覆盖全学段、累计14亿人次;教育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有力,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2年,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超过2.4亿人,高...
关闭窗口】【打印
关注我们:
手机云网站:
分享至:
Copyright © 2020山东飞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