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销售热线:18053720666     售后服务电话:4000-228-799
回到顶部

深怀敬畏之心 为后代留大美湿地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24-11-21

深秋时节,湖北武汉蔡甸区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沉湖湿地)万鸟翔集,从北方来此越冬的候鸟已陆续抵达。

地处武汉西南部的沉湖湿地是江汉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沼泽湿地,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2013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每年秋季,候鸟们不远万里飞抵这里过冬,其中不乏白鹤、青头潜鸭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深怀敬畏之心 为后代留大美湿地

沉湖湿地万鸟翔集(央广网 蔡宣 摄)


2022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武汉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致辞,指出要凝聚珍爱湿地全球共识,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破坏,守住湿地生态安全边界,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美湿地。

近年来,沉湖湿地一方面加强生态修复保护,一方面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和监管效能,绘就了一幅生态新画卷。

扎根沉湖湿地16年的冯江见证了这里的变化。“我刚来的时候,这里全是渔民养殖的围网,为了保证鱼不被鸟吃掉,渔民甚至敲锣放鞭炮驱赶鸟类。”后来,武汉相继实施了“三网拆除”和“退养还湖”等政策,使过去围网林立的地方,变得水草丰茂、水鸟翔集。

深怀敬畏之心 为后代留大美湿地

冯江与同事们正在开展巡护工作(央广网见习记者 邓子依 摄)


“很多珍稀鸟类,从‘稀客’变为了‘常客’。”冯江感慨道,他们巡护工作也从最初的防止人为开垦破坏、偷盗猎捕,变为现在的劝离垂钓、采摘或误入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的人。

沉湖湿地还建设了湖北省首个智慧湿地监测系统,通过对动植物资源和环境指标全方位、全周期监测,让湿地保护更科学高效。

2023年,沉湖湿地获评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宣教员李宗前介绍,在湿地保护修复的基础上,保护区充分利用“世界湿地日”“爱鸟周”等时间节点,多方联动开展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走进湿地、了解湿地,共同参与保护湿地。

深怀敬畏之心 为后代留大美湿地

湿地保护工作者向游客介绍沉湖湿地变迁(央广网见习记者 邓子依 摄)


沉湖湿地的蜕变,是“千湖之省”湖北多措并举守护湿地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湖北省目前湿地总面积约2620万亩,每年在此越冬的候鸟逾百万只,再现水清岸绿、鸟飞鱼跃的生态美景。

在湖北,还有诸如咸宁嘉鱼的珍湖、孝感云梦的涢水等众多像沉湖湿地一样水清景美的湿地。它们已不仅是野生动物的家园,更成为市民亲近自然的乐园。

“在湿地,不仅能呼吸新鲜空气,欣赏湿地景色,还看到了许多在市区里面看不到的野生动物,更觉得我们要好好保护湿地,像爱护我们的家园一样爱护湿地。”武汉市民黄欣禹说。

总监制:骆红秉

总策划:张军 于锋

监制:伍刚 宫歆慧

统筹:陶玉德

策划:张卓 卜叶

采制:邓子依

配音:王艾嘉



News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10 - 28
点击次数: 0
金秋十月,汇聚共识,擘画未来。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为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航程确立了总纲领、绘制了路线图。连日来,全会精神在哲学社会科学界持续引发热烈反响。广大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这次全会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全会深刻把握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时代特征,科学研判“十五五”时期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谋篇布局、定向领航。大家纷纷表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紧密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发挥专业优势,将全会的战略部署和任...
2025 - 10 - 24
点击次数: 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推动绿色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指明了方向,也对即将进入“十五五”时期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绿色发展: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良性互动的必然选择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世界现代化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难题,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破解的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中,既强调“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又把“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放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的首要位置,不仅表明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协调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重大作用,也揭示了绿色发展对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重大关系的极端重要性。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是人与自然和...
2025 - 10 - 17
点击次数: 0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机遇总垂青奋进者。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明“不进则退”的道理,强调“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很快,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既体现对前路绝非坦途的科学研判,也包含对发展进程中逆水行舟客观规律的深刻揭示。奋斗关乎发展存续,担当决定发展位势。无论是在个体实现生命价值的成长之路上,还是在一个国家实现富强的漫漫征途上,“不进则退,慢进亦退”都激励着每一位奋进者校准坐标、勇毅前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中的这句话,将天地运行不止的自然规律与君子修身立业的价值追求相贯通,揭示出“进”是事物存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邓析子》中言明“不进则退,不喜则忧,不得则亡,此世人之常”,宋代《朱子语类》中说“凡人不进则退也”。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在人类文...
2025 - 10 - 10
点击次数: 0
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各民族血脉相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基。各民族共同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亲缘关系,逐渐形成血脉相融、骨肉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元一体、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历史充分证明,中华民族是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各民族只有不断团结融合、自觉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各民族信念相同,是中华民族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内生动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秉持“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天下大同”的理念,把大一统看作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自秦统一中国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始终坚持...
关闭窗口】【打印
关注我们:
手机云网站:
分享至:
Copyright © 2020山东飞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