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销售热线:18053720666     售后服务电话:4000-228-799
回到顶部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25-02-27

当前,数据已成为新型生产要素。有研究显示,数据流动量每增加10%,将带动GDP增长0.2%。更好保障数据要素安全高效流通利用,亟须进一步完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日前,《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发布,提出到2029年基本建成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主体结构,初步形成横向联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基本格局。

何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如何建设国家数据基础设施?

“从技术架构看,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包括数据流通利用设施,以及网络设施、算力设施、安全设施。”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凝晖表示,4个设施共同支撑数据要素能够“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

——建设高效供给体系,支撑数据“供得出”。

建设国家数据基础设施,首先得解决“数据从哪来”的问题。《指引》提出,将链接公共数据、主动公开的企业数据和个人数据,以及各类高质量数据集,对社会形成统一的数据资源开放目录。

数据质量,也是影响数据使用的关键因素。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魏亮介绍,接下来还要研究制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相关标准,从数据生成、注释定义到数据管理的全过程,确保数据标注的准确性和数据模型的专业性。

——建设流通利用设施底座,促进数据“流得动”。

国家数据局副局长沈竹林介绍,国家数据基础设施需要打造低成本、高效率、可信赖的流通环境,便于人、物、平台、智能体等快速接入,实现数据在不同组织、行业之间安全有序流动,精准匹配数据供需关系。

值得关注的是,《指引》提出将按照统一目录标识、统一身份登记、统一接口要求,建设数据流通利用设施底座。“统一目录标识确保了全域数据可见,统一身份登记实现了数据共享主体可信,统一接口要求支撑数据可流通。”沈竹林表示,将建立全国一体化的分布式数据目录,形成全国数据“一本账”。

——加强算力、网络支撑,推动数据“用得好”。

网络和算力是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支撑。“未来,我们将适度超前建设网络设施,加快网络升级‘连算成网’。”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孙姬介绍,工信部将指导基础电信企业规划建设高速宽带网络,扩大千兆网络覆盖范围,有序推进5G网络演进升级。按需部署干线400G和城域800G高速光传输系统,打造高速稳定的传输通道,更好支持数据的流通和利用。

——建设安全保障体系,守好数据“安全门”。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建设国家数据基础设施,首先要筑牢数据安全“防火墙”。沈竹林表示,建设数据基础设施要推动安全保障体系与流通利用等设施能够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营,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相关标准规范,确保流通的数据来源合法、隐私保护到位、流通交易规范运行。

建设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沈竹林介绍,初步估算,数据基础设施每年将吸引直接投资约4000亿元,带动未来5年投资规模约2万亿元。

据测算,我国数据企业数量已超过19万家,产业规模突破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5%以上。未来,随着国家数据基础设施运营体制机制不断建立完善,数据要素将实现快捷流动,为数据产业注入新动力。(记者王云杉)


News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11 - 07
点击次数: 0
某部在盘点今年的工作成绩时,发现各种各样的“第一”拿了不少,但与备战打仗直接相关的反而数量有限。他们结合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政治整训,提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想一想,哪些“第一”不争反而有利于提高战斗力?“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是部队耳熟能详的口号。我们需要这种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精神。正如朱德同志所说:“部队中人人精神振奋,你也想立功,我也想立功,这样就会打胜仗。”然而,所争之“第一”、所扛之“红旗”,必须是对战斗力有贡献的“第一”。如果不看是否有助于提高战斗力,这也想问鼎、那也想夺魁,最终可能是“锦旗一屋子,奖牌一桌子,战斗力建设还是老样子”。《淮南子》中讲,“逐鹿者不顾兔”。这句话启示我们,当一个人眼中盯着那些小的、次要的事情时,反而会错失最重要的目标。“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每个单位的资源是有限的,每名官兵的精力也是有限的。鸟儿的翅膀缚上黄金,注定不会飞得太高;军人为无用的“...
2025 - 10 - 28
点击次数: 0
金秋十月,汇聚共识,擘画未来。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为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航程确立了总纲领、绘制了路线图。连日来,全会精神在哲学社会科学界持续引发热烈反响。广大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这次全会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全会深刻把握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时代特征,科学研判“十五五”时期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谋篇布局、定向领航。大家纷纷表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紧密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发挥专业优势,将全会的战略部署和任...
2025 - 10 - 24
点击次数: 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推动绿色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指明了方向,也对即将进入“十五五”时期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绿色发展: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良性互动的必然选择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世界现代化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难题,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破解的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中,既强调“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又把“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放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的首要位置,不仅表明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协调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重大作用,也揭示了绿色发展对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重大关系的极端重要性。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是人与自然和...
2025 - 10 - 17
点击次数: 0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机遇总垂青奋进者。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明“不进则退”的道理,强调“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很快,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既体现对前路绝非坦途的科学研判,也包含对发展进程中逆水行舟客观规律的深刻揭示。奋斗关乎发展存续,担当决定发展位势。无论是在个体实现生命价值的成长之路上,还是在一个国家实现富强的漫漫征途上,“不进则退,慢进亦退”都激励着每一位奋进者校准坐标、勇毅前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中的这句话,将天地运行不止的自然规律与君子修身立业的价值追求相贯通,揭示出“进”是事物存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邓析子》中言明“不进则退,不喜则忧,不得则亡,此世人之常”,宋代《朱子语类》中说“凡人不进则退也”。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在人类文...
关闭窗口】【打印
关注我们:
手机云网站:
分享至:
Copyright © 2020山东飞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