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销售热线:18053720666     售后服务电话:4000-228-799
回到顶部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25-03-05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习近平

我们说过,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我们过去取得的实践和理论成果,能够帮助我们更好面对和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但不能成为我们骄傲自满的理由,更不能成为我们继续前进的包袱。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全党同志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点,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挥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锐意进取,大胆探索,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

我们做的事是前无古人的,我们要学马列主义,但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不能给出解决现实问题的现成答案,只能运用它的原理、立场、观点、方法,通过自己的摸索、咀嚼、创新来提出答案。西方的东西要借鉴,但不能完全吃它这碗饭,不能全盘接受。我们搞的事业,我们是先行者、探索者,没有人给我们提供可以采用拿来主义态度的经验,必须通过理论上不断探索、不断突破来指导实践,并用实践中摸索到的规律来升华我们的理论。

(2015年12月28日、29日在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

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什么都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语录来说话,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说过的就不能说,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同时,根据需要找一大堆语录,什么事都说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当年说过了,生硬“裁剪”活生生的实践发展和创新,这也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我们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是说就固步自封、不思进取了,我们必须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远充满蓬勃生机活力。同时,我们要永远记住,我们所进行的一切完善和改进,都是在既定方向上的继续前进,而不是改变方向,更不是要丢掉我们党、国家、人民安身立命的根本。

(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我们通过守正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守正就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但不是刻舟求剑,还要往前发展、与时俱进,否则就是僵化的、陈旧的、过时的。

(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华民族是守正创新的民族。中华文明绵延传承至今从未中断,从不具有排他性,而是在包容并蓄中不断衍生发展。通过古丝绸之路的交流,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地中海文明以及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都相继进入中国,与中华文明融合共生,实现本土化,从来没有产生过文明冲突和宗教战争。中华民族没有对外侵略的传统。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时率领的是当时世界最庞大的舰队,带去的是丝绸、茶叶和瓷器,而不是战争,沿途没有占领一寸土地。

(2019年5月14日同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会谈时的讲话)


News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7 - 02
点击次数: 0
时间镌刻传奇,奋斗创造历史。今天,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一个历经风雨、千锤百炼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初心如磐、信念更坚,正带领亿万人民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目标凯歌行进,书写下荡气回肠的时代新篇。这新篇里,有化危机、闯难关、应变局的从容与勇毅。面对深刻变化的内部条件,我们在综合施策中创造机遇、赢得主动。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我们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这新篇里,有无惧任何风浪的信心和底气。党和人民始终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多少激流险滩,多少关隘沟坎,都动摇不了我们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钢铁意志,都阻挡不了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铿锵步伐。实践是最好的试金石。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信心不动摇,直面矛盾问题不回避,应对风险挑战不退缩,就一定能够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面对动荡的世界,有外国政要认为:“中国带来的...
2025 - 06 - 26
点击次数: 0
6月24日,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在天津拉开帷幕,全球1700余名来自商界、政界、社会组织和国际组织的领袖以及创业者、创新者和学者,在此热议应对全球挑战的创新型商业解决方案。围绕“新时代企业家精神”这一主题,本届年会设置了“解读全球经济”“中国展望”“剧变中的产业”“投资人类与地球”“新能源与材料”五大核心议题。在为期3天的会议中,近200场分论坛密集举办。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博尔格·布伦德强调:“全球经济正在经历根本性转变,我们面临的各项挑战相互交织,需要多方合作。”世界经济现状如何,未来将如何发展,成为论坛首日讨论的热点。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在“首席经济学家简报”活动中,多国经济学家共同探讨在充满不确定性和技术变革的背景下全球经济的增长前景。标普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保罗·格林沃尔德指出:“以伊冲突为全球经济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今...
2025 - 06 - 17
点击次数: 0
在四川成都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国际大科学计划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作为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International Meridian Circle Program, IMCP)牵头单位与最新加入IMCP计划的5个国际组织、高校和研究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标志着科学界先行发起了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是全球首个聚焦地球空间环境系统性监测的国际科学工程。该计划依托中国“子午工程”一、二期奠定的世界领先地基监测能力,联合全球多国力量,旨在构建沿东经120度至西经60度子午线闭合的“日不落”空间环境立体监测网络,破解地球空间系统多圈层耦合、能量传递及灾害关联三大科学难题。从“子午工程”到“国际子午圈”“子午工程”作为我国空间科学领域的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历经两期建设。子午工程二期沿东经120度和100度、北纬40度和30度构建“两横两纵”监测...
2025 - 06 - 09
点击次数: 0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习近平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作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大决策,确立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效更加显著,“五育并举”理念深入人心,学校思政课建设全面加强,素质教育扎实推进,一批又一批听党话、跟党走的时代新人茁壮成长;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更加充实,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60%,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全面实现,学生资助覆盖全学段、累计14亿人次;教育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有力,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2年,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超过2.4亿人,高...
关闭窗口】【打印
关注我们:
手机云网站:
分享至:
Copyright © 2020山东飞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