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销售热线:18053720666     售后服务电话:4000-228-799
回到顶部

科学界先行发起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25-06-17

在四川成都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国际大科学计划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作为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International Meridian Circle Program, IMCP)牵头单位与最新加入IMCP计划的5个国际组织、高校和研究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标志着科学界先行发起了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

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是全球首个聚焦地球空间环境系统性监测的国际科学工程。该计划依托中国“子午工程”一、二期奠定的世界领先地基监测能力,联合全球多国力量,旨在构建沿东经120度至西经60度子午线闭合的“日不落”空间环境立体监测网络,破解地球空间系统多圈层耦合、能量传递及灾害关联三大科学难题。

从“子午工程”到“国际子午圈”

“子午工程”作为我国空间科学领域的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历经两期建设。子午工程二期沿东经120度和100度、北纬40度和30度构建“两横两纵”监测网,建成31个综合性台站,部署近300台套国际先进设备,形成了目前国际上跨度最大、探测参数最全、综合性最强的地基空间环境监测体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牵头单位负责人王赤表示,“在空间天气天基(卫星)监测领域,我国尚处研究型向业务型过渡阶段。但在地基监测方面,通过子午工程一期、二期的持续投入,我们建成了国际上最强大的地基监测网,实现了‘换道超车’。”这一坚实基础,正是中国能够发起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的核心底气。

东经120度至西经60度的全球智慧“日不落”监测链

国际子午圈计划最关键的创新布局,是沿东经120度和西经60度构建两条全球主干监测链。王赤院士解释了其深远的科学考量,“第一,这是地球上唯一能主要在陆地实现闭环的经线圈,便于大规模部署地基观测设备;二是两地经度相差180度,时差12小时,确保总有一个区域处于白昼,能直接监测空间天气的源头——太阳活动,实现‘日不落’连续监测;三是联合沿线国家,可实现对地球空间从赤道到极区的全纬度覆盖;四是经线方向与地球磁力线走向大致重合,而空间带电粒子运动受磁力线约束,沿此布局能最有效捕捉关键物理过程。”

主链之外,计划还将在欧洲—非洲经度约30度附近构建一条增强监测链,将全球重访时间缩短至6小时。针对非洲、东南亚等监测薄弱地区,将通过国际合作填补空白。

揭秘地球空间三大核心难题

国际子午圈计划的科学目标直指地球空间系统的复杂性。王赤院士将其凝练为“认知一个系统、厘清两个影响、揭秘三大难题”。

地球空间(100公里至约6万公里高空)是人类航天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太阳活动与地球内部活动交织作用的复杂系统,其中既有太阳活动“自上而下”的影响(如太阳爆发引发恶劣空间天气),也有地球内部活动及低层大气“自下而上”的影响(如地震、火山、台风等扰动空间环境)。

“国际子午圈计划将破解地球空间环境从微观到宏观、从秒级到月际变化的全球与区域耦合规律,揭示其多要素、多时空尺度特征,揭秘太阳剧烈活动在日地空间的传递过程及转化机制,并且探明空间天气事件与全球气候变化、重大自然灾害(地震、火山)的内在关联。”太阳活动与空间天气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科学方案工作组组长张清和表示,揭秘这三大难题,可以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已与36个国际组织和国外科研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或确定了合作意向。该计划将至少执行11年,完成一个太阳活动周期以上的日地空间环境探测和研究,构建世界科学家广泛参与和密切合作的空间天气共同体。(“学习强国”记者魏敏)


News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9 - 16
点击次数: 0
长城,跨越两千年,纵横四万里,宛如一条巨龙,横亘在中国北方辽阔大地,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之一。《长城保护条例》施行15年来,6000多名保护员成为长城保护最前线的主力,沿线15省(区、市)深入挖掘长城文化内涵,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科技赋能长城保护,在“活化”传承中,长城脚下一座座古村落告别贫困,古老长城也焕发新的生机。2021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长城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示范案例。壮大万里长城新“护卫队”初冬,一场降雪后,河北省秦皇岛城子峪长城内外银装素裹,66岁的张鹤珊像往常一样,在这里巡护长城。张鹤珊家住秦皇岛市海港区城子峪村。1978年,23岁的张鹤珊踏上了守护长城之路,一把大镰刀、一只蛇皮袋是他巡护长城的“标配”。43年来,他几乎每天都要在长城上走40里山路,劝走过放羊倌,“吓”跑过偷砖人,记录了20多万字的长城笔记……“降雪后,长城...
2025 - 09 - 08
点击次数: 0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从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在这场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中,中国人民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战斗力,孕育形成了伟大抗战精神。伟大抗战精神源自中华儿女的浴血奋战、中华民族精神的全面升华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抵御外侮的鲜明精神标识,也是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持久抗战的强大精神动力。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习近平总书记...
2025 - 09 - 01
点击次数: 0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习近平一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争取独立自由史册上可歌可泣的一页,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饱经沧桑的一章。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2014年7月7日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上的讲话)二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纵观世界历史,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要失败的。这是历史规律。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且希望世界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让和平的阳光永远普...
2025 - 08 - 26
点击次数: 0
1947年3月下旬,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纵队司令员任弼时向他汇报了一位小姑娘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毛泽东问:“她是党员吗?”任弼时说:“是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才15岁。”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刘胡兰出生在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小年纪,便对黑暗的旧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山西人民开展救亡运动,文水县也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从此,刘胡兰开始逐步接触革命道理,懂得了一个人怎样才能活得有价值、死得有意义。她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和小伙伴一起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有一次,八路军包围了敌军一个团,县妇女部长奉命组织民兵担架队支援前线。刘胡兰和几名妇女也要支前。部队首长劝她们:“前面正在打仗,很危险。”刘胡兰果敢地回答:“战士们都不怕,我们是女民兵,也不怕。”她们在前线表现得十分...
关闭窗口】【打印
关注我们:
手机云网站:
分享至:
Copyright © 2020山东飞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