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销售热线:18053720666     售后服务电话:4000-228-799
回到顶部

笨鸟先飞?聪明的人,往往比你更努力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17-12-23

既然先天不能掌控,后天才能的获取才是至关重要的。何况那些具备先天优势的人,也在后天努力着。 


 

而所有在世的天才,其后无一例外依靠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灵感。虽然说笨鸟先飞,但聪明鸟,往往也在先飞。

 
先天的聪明与后天的努力,哪个更重要。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句话几乎人尽皆知,因为它符合我们的天道酬勤世界观和教育观。但自从网络盛行之后,国内盛传这句名言还有后半句:“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此话一出哀嚎声遍及网络各个角落。人们仿佛突然明白,原来自己不成功不是因为自己不努力,还是怨自己没有灵感,而灵感是属于天才们的。这看起来似乎是无可辩驳的,毕竟天才有了灵感再加上努力,一切都是锦上添花。不过有好事者,专门又通过英文网站去求证这段话的真伪,经过多个人从不同侧面的求证,最终的结论是爱迪生没有说过天才的灵感重要,后面这句话不过是国内的托伪之言。


 
 
不确定的先天
 


 

老话说三岁看老,意思无非是一个人在年小之际,就已经决定了这个人将来的路是什么,这跟托伪爱迪生天才之言有异曲同工之妙。

 

先天的能力,真的盖过了后天的努力吗?先不说爱迪生根本没说过什么天才论,就单单看真正的所谓天才,在世也无非是凤毛麟角。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年少就及第,并且写出了千古文章《滕王阁序》,然而这样的大才却以26岁的年纪归天。诗鬼李贺亦是如此,诗写的好是不假,却同样没有活的长久。天才的人,似乎没有久远的。即便如方仲永这样没有短命,在其长大之后,却泯然众人了。

 

天才的不确定性,本身就跟变幻无常的天气一般,无法让人把握住其真正的脉搏。因此,这样的小概率事件即使真的存在,对社会而言并没有普遍的意义。尤其在古代社会,由于成才的途径是通过科举考试,于是大多数人都要经过反复的学习和锻炼,才能在考场为自己争得一官半职。若说一万个里有一个天才,剩下的九千九百九十九个人,就是通过各自的努力,去争属于人才的帽子了。


 
 
聪明鸟先飞
 


 

而所有在世的天才,其后无一例外依靠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灵感。虽然说笨鸟先飞,但聪明鸟,往往也在先飞。

 

海明威的第一部作品《在我们的时代里》,于1924年在巴黎由三山出版社出版。此时海明威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记者。他这本书的首印只有170本,你是不是感到难以想象。然而上帝此时要眷顾海明威了。菲茨杰拉德,也就是写出了《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著名作家,居然读了海明威的处女作。菲茨杰拉德已经是蜚声海内的著名作家,他专门写信告诉自己的出版编辑:这些短文写的很棒,我要马上去拜访海明威,他可是实打实的作家。一颗文坛新星就这样冉冉升起了。而且,有人又找出了海明威还在孩子时代所写的小说。一炮而红,似乎表明海明威是在依靠自己的天然才能在创作。

 

然而人们不知道的是,其后写出了《老人与海》这般洋洋巨著的人。平日里却有站着写作的习惯,有时候还要一条腿站立。海明威自己的解释是,站着写作可以尽可能让语言简洁而不拖沓,可以裁除不必要的冗长内容,于是,简洁明快就成了海明威自己的写作风格,因此他还有了“电报小说家”的称谓。一个拥有先天写作才能的人,不利用天才的优势,却通过后天的努力,还是比较苛刻的努力来提升能力和提炼写作语言,这不仅仅是难能可贵。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并且也是年纪轻轻就文采斐然。他在被贬黄州的时候,结交了朱载上。有一天朱前来拜访苏轼,仆人通报很长时间了苏轼还不出来。等到苏轼出来后,朱询问苏轼刚才在做什么。

 

“在抄写《汉书》。”苏轼回答。朱听了大吃一惊:“先生这样的大才,有过目不忘的能力,为何还要劳心费神去抄书呢?”苏轼淡淡的说道:“这已经是我第三遍抄《汉书》了。”

 

是不是感到很愕然,明明可以靠才吃饭,却还要如此努力,这还让不让那些才能普通的人活了?然而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就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是古人还是现代,绝大多数有天才的人,同样也都是后天非常努力的人。换言之,像方仲永那般的神童,其不是才能的不够。而是被后天的“猪队友”给毁了。现在社会同样有不少所谓的神童,小小年纪就考上大学,镁光灯下,仿佛一夜就走上了人生巅峰。可其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在其真正成年后,却如方仲永那样泯然众人矣。为何?不是没才,而是偏偏倚重了先天之才,在后天求学的过程里走了歪路。

 

比如曾经某地的一位神童,跳级考上大学,然而其后却被大学劝退,连毕业文凭都没拿到。原因竟然是,他在整个求学的过程里,学习之外的任何事情都是母亲在代劳。如此一来,他在离开母亲后,连基本的生活都不能自理了。设若天才都没有生活能力,那你还活在人间干吗?不是每个天才都是霍金式的瘫痪,需要借助外在的帮助生活工作。同样,天才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融入生活里,才是真正的大才。

 

像那苏轼,不光会写,还会生活。在枯燥的贬居生活中,还能发明美食东坡肉。牛生病了,也不忘赶紧给京城的老友写信一封,报告一下情况。这才是真正的大家,真正的才情俱佳。

 


靠天不如靠自己
 


现今,很多家庭在追求早教以及其后的教育中,陷入了不能自拔的误区。首先,应该肯定孩子先天存在的特定优势,学会扬长避短。可实际情况却是,很多家长不顾及孩子自己真正的喜好,而是擅作主张让孩子学习一些东西。这样,孩子学着不乐意,做家长的监督也时常受气。有一部电影叫《和你在一起》,说的就是一个孩子被家长逼迫着学小提琴的故事。虽然逼迫的环境下,能够让孩子学到些东西,然而逼迫同样也能让孩子出现严重的逆反心理。

 

其次,家长不能全部给孩子代劳,设若真的想让孩子全面发展,就应该让孩子学会动手和生活。有生活熏陶的人,才能把自己所学的东西和社会良好的嫁接起来。假如才能和生活脱节分离,与其继续学习,还不如走上社会去工作。

 

天才作为先天优势确实存在,但它是一种未开化,且与社会分离出来,属于内在的不确定的因素。正因为它是不确定的,所以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对任何人而言,先天都存在属于自己的特定优势,关键就看能不能把它合理引导出来了。

 

既然先天不能掌控,后天才能的获取才是至关重要的。何况那些具备先天优势的人,也在后天努力着。即便是后天的努力,也要合理和正确,要把精力用在正确的地方才会发挥真正的效应。天才们往往事半功倍,不仅仅因为他们比普通人更聪明,而是他们比一般人更懂得什么地方该努力,什么地方该放手。

 

就社会舆论而言,刻意夸大甚至通过作假来证明天才的优势,是一种极度扭曲的观念。真正的天才是极少数人,这并不具备对比的合理和客观性。正视天才现象的存在,同时应该重视后天的努力,以及发扬不同个体的优势和长处,这才是人才均衡的发展之道。三岁可以看老,但那只是看见了,待真正到其跟前,还有脚下的路要走。

 

没有天才,地球并不会停摆,但没有人才,社会一天也难以运转下去。


News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10 - 17
点击次数: 0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机遇总垂青奋进者。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明“不进则退”的道理,强调“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很快,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既体现对前路绝非坦途的科学研判,也包含对发展进程中逆水行舟客观规律的深刻揭示。奋斗关乎发展存续,担当决定发展位势。无论是在个体实现生命价值的成长之路上,还是在一个国家实现富强的漫漫征途上,“不进则退,慢进亦退”都激励着每一位奋进者校准坐标、勇毅前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中的这句话,将天地运行不止的自然规律与君子修身立业的价值追求相贯通,揭示出“进”是事物存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邓析子》中言明“不进则退,不喜则忧,不得则亡,此世人之常”,宋代《朱子语类》中说“凡人不进则退也”。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在人类文...
2025 - 10 - 10
点击次数: 0
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各民族血脉相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基。各民族共同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亲缘关系,逐渐形成血脉相融、骨肉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元一体、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历史充分证明,中华民族是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各民族只有不断团结融合、自觉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各民族信念相同,是中华民族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内生动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秉持“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天下大同”的理念,把大一统看作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自秦统一中国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始终坚持...
2025 - 09 - 29
点击次数: 0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8月份数据显示,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同时,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市场供强需弱,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其中,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仍是制约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堵点,表现为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不足,消费需求不振,有效投资增长偏弱。为破解有效需求不足难题,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不少政策举措,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有效需求迟迟不达预期。究其原因,消费作为经济中的慢变量,需要在社会分配、供给适配、民生保障、发展预期等因素共同作用下,逐渐而持续地释放动力,不会一蹴而就。生产和消费同处经济循环之中,抓消费完全可以借鉴抓生产的思路和经验。在抓生产方面,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我国用几十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全球第一。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全球第一。特别是...
2025 - 09 - 23
点击次数: 0
“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习主席在浙江工作时,在谈到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共同理想时如此发问。答案是:“把它放到大海里去”。对于新排长来说,要适应全新环境、有效对接岗位,必须和大家打成一片,将自己这滴水融入到基层的海洋中去。“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作为新排长,谁能在基层潜下心来工作,谁就能找到施展才华、释放能量的舞台;谁能真正读懂读好基层这本书,谁就能获得上下同欲、团结奋斗的力量。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新排长任职的命令在纸上,基层官兵的任命在心中。基层官兵认不认可、接不接纳、喜不喜欢,直接决定着新排长能否赢得“心上的任命”。有首歌唱得好:“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新排长就好比一滴水、一尾浪,只有融入大海一般浩瀚的基层,上好基层这所“实践大学”,读好实践这本“无字之书”,才能把知识优势转化为能力优势,把工作热情转化为工作能力,以过硬的素质...
关闭窗口】【打印
关注我们:
手机云网站:
分享至:
Copyright © 2020山东飞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