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销售热线:18053720666     售后服务电话:4000-228-799
回到顶部

理想、信念是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17-12-29

       你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完成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个伟大壮举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史册上。红军长征胜利,充分展现了革命理想的伟大精神力量。现在,时代变了,条件变了,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我们要铭记红军丰功伟绩,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继续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奋勇前进。

       在茫茫的雪域高原,一支红军队伍在艰难地前进,一位军需处长被冻死在雪地里,大雪覆盖了他的身体,他因此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听到这里,你可能会想:既然是军需处长,手里掌握着战士们的吃穿,在饥饿和寒冷面前,他完全可以吃饱、穿暖,他怎么会被饥饿和寒冷夺去宝贵的生命呢?难道他是傻瓜吗?不,他绝不是傻瓜,在他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比金子还要宝贵的东西,这就是为国家、为民族的解放,为了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在长征路上,这种无私无畏的牺牲精神和英雄气概典型事例不胜枚举,感天动地。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长征不仅是一条用鲜血和生命染红的英雄之路,也是一场用理想和信念丈量的精神远征,它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壮举。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是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长征之所以能够克服千难万险,冲破黑暗,走向光明,就是因为红军心中救亡图存,永驻共产主义理想这盏明灯。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长征途中,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强大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同样需要坚定的信念;同样需要坚强的意志;同样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样需要甘于奉献的精神。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从容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创业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信念、精神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如今我们的生活早已远离了战火硝烟。有些人革命理想、信念缺失,觉得长征精神、革命情怀成为了“过去时”,与市场经济下注重“利益”和“务实”有些不搭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开始盛行。从大量经济犯罪案件来看,沦为不法分子的,几乎无一不是肇端于革命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在利益的诱惑下,涣散了意志,无视党纪国法,栽入了犯罪的深渊,成了社会的不和谐音符。因此我们应大力倡导长征精神,树立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的思想基础。

      在新长征的征途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同时,也要看到,越是接近顶峰,道路越不平坦,“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决不会唾手可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风险,还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当前,面临的困难也更多、挑战也更严峻,依然遭遇“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困境。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唱衰中国、南海问题、台独藏独疆独等对我骚扰不断,依然碰到“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关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脱贫攻坚要“啃硬骨头”。革命不是“一战定乾坤”,建设也就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即使在阶段目标实现之后,党还要领导人民朝着更大更高更远的新目标不断迈进,因为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必将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新的长征。反腐倡廉的“长征”永远在路上。

       当前, 腐败变质、不正之风依旧是我们党内最大的敌人。虽然,十八大以来,作风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赢得了党心、凝聚了民心。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腐败问题依然严重、易发多发,腐败活动减少了但并没有绝迹,反腐败的体制机制还有待建立,形势决定了反腐败斗争必定是长期的,而且是艰巨的持久战。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作风建设,“长征”没有“歇歇脚”的休息时间。

       长征已经远远超出了简单的历史概念,它已经成为整个民族精神动力的重要来源。“长征精神是在当时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和宝贵遗产。

       我们现在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与长征面临的生死存亡是无法相比的。我们必须立大志,努力为国家和社会作奉献,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不能只看到经济利益和实惠,要从个人主义小圈子中跳出来,真正树立远大理想,为国家强大、民族复兴贡献力量。这样在今后回顾人生历程时才不会后悔虚度此生。

News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11 - 24
点击次数: 0
邓中夏1894年10月5日出生于湖南省宜章县邓家湾村。是我党早期的一位卓越领导人和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又是我党的一位重要理论家和学者。1933年5月15日在上海法租界邓中夏不幸被捕,被叛徒供出了真实身份。在狱中,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钢铁意志挺住了敌人的残酷摧残。监狱地下党支部通过难友对邓中夏说:“同志们很关心你,你有什么打算?”邓中夏听后激动地说:“请你告诉大家,就是把邓中夏的骨头烧成灰,邓中夏还是共产党员。”他给同志们上党课,讲马列主义,讲共产党员的理想和气节,讲工人运动。他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给党中央写了一封信,深情地说:“同志们,我快要到雨花台去了,你们继续努力奋斗吧!最后胜利终究是我们的!”1933年9月21日的黎明,邓中夏从容地穿好衣服,大声高呼“打倒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万岁!”“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向刑场走去。临刑前,宪兵问“你还有话吗?”邓中夏回答:“对你们当兵的人,...
2025 - 11 - 18
点击次数: 0
历史长河奔涌。从烽火硝烟里走来的人民军队,一路披荆斩棘、奋勇前行,用一次次伟大的行军,验证着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一支军队的存续与发展,系于其核心能力的强弱;一支军队的价值与荣光,源于其履行使命的质效。时代浪潮激荡。进入新时代,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成为时代赋予的紧迫课题。“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统帅的号令如黄钟大吕,激荡三军,深刻指明了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建设的根本指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反复强调要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向全军发出“胜战之问”“价值之问”“本领拷问”,有力推动各级把工作重心归正到备战打仗上来。青山巍巍,见证人民军队的辉煌过往;征途漫漫,呼唤新时代的铿锵步伐。当前,征途如虹的百年行军走到了最紧要、最吃劲的时...
2025 - 11 - 14
点击次数: 0
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要经常“重温革命烈士的家书”“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抗战家书是对抗日战争的历史见证,它们以一个个独特视角展现了中华民族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饱含着对侵略者的满腔怒火、对祖国的赤诚热爱、对和平的深切向往、对亲人的无限牵挂。在抗日战争中,340万壮士慷慨出川,4000余万巴蜀儿女勇毅不屈支援抗战。他们的家书展现着四川人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以及“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的坚定信念,是伟大抗战精神的真实写照。家书饱含着坚定勇毅的使命担当。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侵占我国东北。来自内江市的周平民、周健民兄弟一起参加了“上海青年自愿决死抗日救国团”,两人携手赴东北抗日前线。他们联名给父母写信,陈述报国之志,勇担救国使命。赵一曼以血肉之躯忍受了敌人惨无人道的折磨,临终前给儿子留下遗言:“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
2025 - 11 - 07
点击次数: 0
某部在盘点今年的工作成绩时,发现各种各样的“第一”拿了不少,但与备战打仗直接相关的反而数量有限。他们结合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政治整训,提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想一想,哪些“第一”不争反而有利于提高战斗力?“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是部队耳熟能详的口号。我们需要这种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精神。正如朱德同志所说:“部队中人人精神振奋,你也想立功,我也想立功,这样就会打胜仗。”然而,所争之“第一”、所扛之“红旗”,必须是对战斗力有贡献的“第一”。如果不看是否有助于提高战斗力,这也想问鼎、那也想夺魁,最终可能是“锦旗一屋子,奖牌一桌子,战斗力建设还是老样子”。《淮南子》中讲,“逐鹿者不顾兔”。这句话启示我们,当一个人眼中盯着那些小的、次要的事情时,反而会错失最重要的目标。“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每个单位的资源是有限的,每名官兵的精力也是有限的。鸟儿的翅膀缚上黄金,注定不会飞得太高;军人为无用的“...
关闭窗口】【打印
关注我们:
手机云网站:
分享至:
Copyright © 2020山东飞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