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销售热线:18053720666     售后服务电话:4000-228-799
回到顶部

理想、信念是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17-12-29

       你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完成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个伟大壮举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史册上。红军长征胜利,充分展现了革命理想的伟大精神力量。现在,时代变了,条件变了,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我们要铭记红军丰功伟绩,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继续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奋勇前进。

       在茫茫的雪域高原,一支红军队伍在艰难地前进,一位军需处长被冻死在雪地里,大雪覆盖了他的身体,他因此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听到这里,你可能会想:既然是军需处长,手里掌握着战士们的吃穿,在饥饿和寒冷面前,他完全可以吃饱、穿暖,他怎么会被饥饿和寒冷夺去宝贵的生命呢?难道他是傻瓜吗?不,他绝不是傻瓜,在他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比金子还要宝贵的东西,这就是为国家、为民族的解放,为了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在长征路上,这种无私无畏的牺牲精神和英雄气概典型事例不胜枚举,感天动地。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长征不仅是一条用鲜血和生命染红的英雄之路,也是一场用理想和信念丈量的精神远征,它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壮举。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是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长征之所以能够克服千难万险,冲破黑暗,走向光明,就是因为红军心中救亡图存,永驻共产主义理想这盏明灯。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长征途中,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强大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同样需要坚定的信念;同样需要坚强的意志;同样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样需要甘于奉献的精神。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从容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创业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信念、精神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如今我们的生活早已远离了战火硝烟。有些人革命理想、信念缺失,觉得长征精神、革命情怀成为了“过去时”,与市场经济下注重“利益”和“务实”有些不搭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开始盛行。从大量经济犯罪案件来看,沦为不法分子的,几乎无一不是肇端于革命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在利益的诱惑下,涣散了意志,无视党纪国法,栽入了犯罪的深渊,成了社会的不和谐音符。因此我们应大力倡导长征精神,树立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的思想基础。

      在新长征的征途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同时,也要看到,越是接近顶峰,道路越不平坦,“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决不会唾手可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风险,还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当前,面临的困难也更多、挑战也更严峻,依然遭遇“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困境。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唱衰中国、南海问题、台独藏独疆独等对我骚扰不断,依然碰到“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关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脱贫攻坚要“啃硬骨头”。革命不是“一战定乾坤”,建设也就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即使在阶段目标实现之后,党还要领导人民朝着更大更高更远的新目标不断迈进,因为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必将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新的长征。反腐倡廉的“长征”永远在路上。

       当前, 腐败变质、不正之风依旧是我们党内最大的敌人。虽然,十八大以来,作风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赢得了党心、凝聚了民心。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腐败问题依然严重、易发多发,腐败活动减少了但并没有绝迹,反腐败的体制机制还有待建立,形势决定了反腐败斗争必定是长期的,而且是艰巨的持久战。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作风建设,“长征”没有“歇歇脚”的休息时间。

       长征已经远远超出了简单的历史概念,它已经成为整个民族精神动力的重要来源。“长征精神是在当时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和宝贵遗产。

       我们现在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与长征面临的生死存亡是无法相比的。我们必须立大志,努力为国家和社会作奉献,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不能只看到经济利益和实惠,要从个人主义小圈子中跳出来,真正树立远大理想,为国家强大、民族复兴贡献力量。这样在今后回顾人生历程时才不会后悔虚度此生。

News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8 - 26
点击次数: 0
1947年3月下旬,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纵队司令员任弼时向他汇报了一位小姑娘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毛泽东问:“她是党员吗?”任弼时说:“是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才15岁。”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刘胡兰出生在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小年纪,便对黑暗的旧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山西人民开展救亡运动,文水县也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从此,刘胡兰开始逐步接触革命道理,懂得了一个人怎样才能活得有价值、死得有意义。她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和小伙伴一起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有一次,八路军包围了敌军一个团,县妇女部长奉命组织民兵担架队支援前线。刘胡兰和几名妇女也要支前。部队首长劝她们:“前面正在打仗,很危险。”刘胡兰果敢地回答:“战士们都不怕,我们是女民兵,也不怕。”她们在前线表现得十分...
2025 - 08 - 21
点击次数: 0
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帮助全军官兵原原本本、全面系统学习领会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强化维护核心、听从指挥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经中央军委批准,军委政治工作部组织编印《习近平论强军兴军(四)》,日前正式出版发行。中央军委近日发出通知,对全军学习使用作出部署,要求各级精心组织安排,把学习《习近平论强军兴军(四)》与学习《习近平论强军兴军》、《习近平论强军兴军(二)》、《习近平论强军兴军(三)》、《习近平强军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等结合起来,持之以恒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注重联系新时代强军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感悟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更好掌握蕴含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干部理论轮训、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和院校政治理论教学,要把学习《习近平论强军兴军(四)》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学习计划,在学懂弄通做实上...
2025 - 08 - 18
点击次数: 0
近年来,国际社会对全球文明倡议的认知逐步提升,不断推动其由理念转化为实践。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金砖国家文明对话”系列活动吸引了全球各国政要、学者和智库代表的广泛关注,为各国提供交流对话的平台,增进相互了解、促进共同进步。经中国倡导,联合国将每年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不仅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也为实现更具包容性的现代化奠定基础,将和合共生的文明智慧转化为全球治理方案。尽管全球文明交流内容更加丰富,交往形式更加多样,各主体各领域潜能得到不断激发,但是这一倡议还存在国际关注度有待提升、传播主体亟待丰富、国际认同度差异显著等挑战,迫切需要拓宽国际传播的思路和路径。首先,全球文明倡议的国际关注度亟待提升。相比于“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公众对全球文明倡议的关注度还不高。“谷歌趋势”分析显示自2023年3月至今,国际公众对全球文明倡议的搜索量较低。...
2025 - 08 - 12
点击次数: 0
VW001.005.20250318.001要弘扬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以昂扬斗志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习近平2025年3月17日至18日在贵州考察时的讲话VW001.005.20250428.001要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要大力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激励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2025年4月28日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VW001.005.20250428.002时代不同,使命任务发生变化,但艰苦奋斗、团结奋斗、不懈奋斗的精神永远不会变。习近平2025年4...
关闭窗口】【打印
关注我们:
手机云网站:
分享至:
Copyright © 2020山东飞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