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销售热线:18053720666     售后服务电话:4000-228-799
回到顶部

笨鸟先飞?聪明的人,往往比你更努力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17-12-23

既然先天不能掌控,后天才能的获取才是至关重要的。何况那些具备先天优势的人,也在后天努力着。 


 

而所有在世的天才,其后无一例外依靠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灵感。虽然说笨鸟先飞,但聪明鸟,往往也在先飞。

 
先天的聪明与后天的努力,哪个更重要。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句话几乎人尽皆知,因为它符合我们的天道酬勤世界观和教育观。但自从网络盛行之后,国内盛传这句名言还有后半句:“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此话一出哀嚎声遍及网络各个角落。人们仿佛突然明白,原来自己不成功不是因为自己不努力,还是怨自己没有灵感,而灵感是属于天才们的。这看起来似乎是无可辩驳的,毕竟天才有了灵感再加上努力,一切都是锦上添花。不过有好事者,专门又通过英文网站去求证这段话的真伪,经过多个人从不同侧面的求证,最终的结论是爱迪生没有说过天才的灵感重要,后面这句话不过是国内的托伪之言。


 
 
不确定的先天
 


 

老话说三岁看老,意思无非是一个人在年小之际,就已经决定了这个人将来的路是什么,这跟托伪爱迪生天才之言有异曲同工之妙。

 

先天的能力,真的盖过了后天的努力吗?先不说爱迪生根本没说过什么天才论,就单单看真正的所谓天才,在世也无非是凤毛麟角。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年少就及第,并且写出了千古文章《滕王阁序》,然而这样的大才却以26岁的年纪归天。诗鬼李贺亦是如此,诗写的好是不假,却同样没有活的长久。天才的人,似乎没有久远的。即便如方仲永这样没有短命,在其长大之后,却泯然众人了。

 

天才的不确定性,本身就跟变幻无常的天气一般,无法让人把握住其真正的脉搏。因此,这样的小概率事件即使真的存在,对社会而言并没有普遍的意义。尤其在古代社会,由于成才的途径是通过科举考试,于是大多数人都要经过反复的学习和锻炼,才能在考场为自己争得一官半职。若说一万个里有一个天才,剩下的九千九百九十九个人,就是通过各自的努力,去争属于人才的帽子了。


 
 
聪明鸟先飞
 


 

而所有在世的天才,其后无一例外依靠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灵感。虽然说笨鸟先飞,但聪明鸟,往往也在先飞。

 

海明威的第一部作品《在我们的时代里》,于1924年在巴黎由三山出版社出版。此时海明威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记者。他这本书的首印只有170本,你是不是感到难以想象。然而上帝此时要眷顾海明威了。菲茨杰拉德,也就是写出了《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著名作家,居然读了海明威的处女作。菲茨杰拉德已经是蜚声海内的著名作家,他专门写信告诉自己的出版编辑:这些短文写的很棒,我要马上去拜访海明威,他可是实打实的作家。一颗文坛新星就这样冉冉升起了。而且,有人又找出了海明威还在孩子时代所写的小说。一炮而红,似乎表明海明威是在依靠自己的天然才能在创作。

 

然而人们不知道的是,其后写出了《老人与海》这般洋洋巨著的人。平日里却有站着写作的习惯,有时候还要一条腿站立。海明威自己的解释是,站着写作可以尽可能让语言简洁而不拖沓,可以裁除不必要的冗长内容,于是,简洁明快就成了海明威自己的写作风格,因此他还有了“电报小说家”的称谓。一个拥有先天写作才能的人,不利用天才的优势,却通过后天的努力,还是比较苛刻的努力来提升能力和提炼写作语言,这不仅仅是难能可贵。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并且也是年纪轻轻就文采斐然。他在被贬黄州的时候,结交了朱载上。有一天朱前来拜访苏轼,仆人通报很长时间了苏轼还不出来。等到苏轼出来后,朱询问苏轼刚才在做什么。

 

“在抄写《汉书》。”苏轼回答。朱听了大吃一惊:“先生这样的大才,有过目不忘的能力,为何还要劳心费神去抄书呢?”苏轼淡淡的说道:“这已经是我第三遍抄《汉书》了。”

 

是不是感到很愕然,明明可以靠才吃饭,却还要如此努力,这还让不让那些才能普通的人活了?然而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就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是古人还是现代,绝大多数有天才的人,同样也都是后天非常努力的人。换言之,像方仲永那般的神童,其不是才能的不够。而是被后天的“猪队友”给毁了。现在社会同样有不少所谓的神童,小小年纪就考上大学,镁光灯下,仿佛一夜就走上了人生巅峰。可其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在其真正成年后,却如方仲永那样泯然众人矣。为何?不是没才,而是偏偏倚重了先天之才,在后天求学的过程里走了歪路。

 

比如曾经某地的一位神童,跳级考上大学,然而其后却被大学劝退,连毕业文凭都没拿到。原因竟然是,他在整个求学的过程里,学习之外的任何事情都是母亲在代劳。如此一来,他在离开母亲后,连基本的生活都不能自理了。设若天才都没有生活能力,那你还活在人间干吗?不是每个天才都是霍金式的瘫痪,需要借助外在的帮助生活工作。同样,天才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融入生活里,才是真正的大才。

 

像那苏轼,不光会写,还会生活。在枯燥的贬居生活中,还能发明美食东坡肉。牛生病了,也不忘赶紧给京城的老友写信一封,报告一下情况。这才是真正的大家,真正的才情俱佳。

 


靠天不如靠自己
 


现今,很多家庭在追求早教以及其后的教育中,陷入了不能自拔的误区。首先,应该肯定孩子先天存在的特定优势,学会扬长避短。可实际情况却是,很多家长不顾及孩子自己真正的喜好,而是擅作主张让孩子学习一些东西。这样,孩子学着不乐意,做家长的监督也时常受气。有一部电影叫《和你在一起》,说的就是一个孩子被家长逼迫着学小提琴的故事。虽然逼迫的环境下,能够让孩子学到些东西,然而逼迫同样也能让孩子出现严重的逆反心理。

 

其次,家长不能全部给孩子代劳,设若真的想让孩子全面发展,就应该让孩子学会动手和生活。有生活熏陶的人,才能把自己所学的东西和社会良好的嫁接起来。假如才能和生活脱节分离,与其继续学习,还不如走上社会去工作。

 

天才作为先天优势确实存在,但它是一种未开化,且与社会分离出来,属于内在的不确定的因素。正因为它是不确定的,所以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对任何人而言,先天都存在属于自己的特定优势,关键就看能不能把它合理引导出来了。

 

既然先天不能掌控,后天才能的获取才是至关重要的。何况那些具备先天优势的人,也在后天努力着。即便是后天的努力,也要合理和正确,要把精力用在正确的地方才会发挥真正的效应。天才们往往事半功倍,不仅仅因为他们比普通人更聪明,而是他们比一般人更懂得什么地方该努力,什么地方该放手。

 

就社会舆论而言,刻意夸大甚至通过作假来证明天才的优势,是一种极度扭曲的观念。真正的天才是极少数人,这并不具备对比的合理和客观性。正视天才现象的存在,同时应该重视后天的努力,以及发扬不同个体的优势和长处,这才是人才均衡的发展之道。三岁可以看老,但那只是看见了,待真正到其跟前,还有脚下的路要走。

 

没有天才,地球并不会停摆,但没有人才,社会一天也难以运转下去。


News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10 - 28
点击次数: 0
金秋十月,汇聚共识,擘画未来。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为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航程确立了总纲领、绘制了路线图。连日来,全会精神在哲学社会科学界持续引发热烈反响。广大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这次全会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全会深刻把握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时代特征,科学研判“十五五”时期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谋篇布局、定向领航。大家纷纷表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紧密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发挥专业优势,将全会的战略部署和任...
2025 - 10 - 24
点击次数: 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推动绿色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指明了方向,也对即将进入“十五五”时期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绿色发展: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良性互动的必然选择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世界现代化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难题,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破解的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中,既强调“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又把“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放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的首要位置,不仅表明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协调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重大作用,也揭示了绿色发展对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重大关系的极端重要性。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是人与自然和...
2025 - 10 - 17
点击次数: 0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机遇总垂青奋进者。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明“不进则退”的道理,强调“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很快,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既体现对前路绝非坦途的科学研判,也包含对发展进程中逆水行舟客观规律的深刻揭示。奋斗关乎发展存续,担当决定发展位势。无论是在个体实现生命价值的成长之路上,还是在一个国家实现富强的漫漫征途上,“不进则退,慢进亦退”都激励着每一位奋进者校准坐标、勇毅前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中的这句话,将天地运行不止的自然规律与君子修身立业的价值追求相贯通,揭示出“进”是事物存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邓析子》中言明“不进则退,不喜则忧,不得则亡,此世人之常”,宋代《朱子语类》中说“凡人不进则退也”。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在人类文...
2025 - 10 - 10
点击次数: 0
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各民族血脉相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基。各民族共同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亲缘关系,逐渐形成血脉相融、骨肉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元一体、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历史充分证明,中华民族是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各民族只有不断团结融合、自觉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各民族信念相同,是中华民族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内生动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秉持“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天下大同”的理念,把大一统看作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自秦统一中国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始终坚持...
关闭窗口】【打印
关注我们:
手机云网站:
分享至:
Copyright © 2020山东飞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