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销售热线:18053720666     售后服务电话:4000-228-799
回到顶部

如何成为一个幸运的人?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21-11-15

  “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吗?”

  这是松下幸之助在招人的时候必定会问的一个问题。

  幸运,就是一种难得的好事情,竟然意外地发生了。

  而如果把这个问题抛给我,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Yes”。

  因为依据过往的经验,我发现自己身边总是会有很多意想不到却又合乎情理的好事发生。

  不过,似乎每个人对于幸运的感知是不一样的。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高中的时候,主人公的一个同学在上学的路上发生车祸而失去了右腿。那个时候,他心里非常矛盾,不知道要不要去看这个同学,因为在他看来,面对如此的不幸,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来安慰同学。

  过了很多年之后,他还是和几个老同学一起去了他家。让他惊讶的是,同学的状态并没有如他所想的那样——沮丧,消沉,反而是拄着拐杖,笑盈盈地带着他们参观他最近的画作和广告设计图。

  他的同学说:“当发生车祸的时候,我以为自己会死掉;在医院治疗的时候,我以为自己一辈子都只能躺在床上了;出院之后,我以为自己没有办法再做任何有意义的事情……不过现在,我依然好好地活着,还有健康的左腿,而且我的设计师梦想也并没有中止,非常感谢,我依然还幸运地拥有着整个世界。”

  故事里的主人公选择了一种不幸的感知方式,他认为发生这样一场车祸,就等于把一个人给毁了,而出车祸的同学选择的却是一种反证自己幸运的感知方式,结果他的生活不断在证明着他的幸运。

  其实,幸与不幸,不过是你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感知方式。

  就像爱问别人幸不幸运的松下幸之助,在他看来,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幸的人,他就会把这种对不幸的感知带入到组织中来,通过他的言行举止不断地去找到证明自己不幸运的证据。

  反过来,一个始终认为自己的幸运的人,他往往就会习惯于在工作生活中搜寻证明自己幸运的事情。

  二

  幸运的发生,看似意外,却又感觉有迹可循。

  周围存在的客观世界,在我们眼里并不客观,反而是夹杂着我们的想法,观念和感觉,这些背后的信念往往都是主观的,依赖于我们头脑中的一套认知框架。

  这就是一种『框架效应』,让我们根据自己的感知偏好,选择性地接纳事实,选择性地看到我们框架里认可的东西。

  所以,对幸运的不同感知,其实就是不同的人选择了不同的认知框架。

  这么说来,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带着一副有色眼镜在看这个世界,过滤掉自己认知框架里不支持的东西,只留存那些我们认同的部分。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准备下周出发去北京,你就会发现网上到处都有与北京相关的信息,周围朋友同事间的很多话题也和北京有关系。事实上,与北京相关的信息一直都是这么多,只不过当你在『认知框架』里添加了“北京”这个关键字之后,你就有了一种主动感知“北京”的意识,而这种意识会像雷达一样,自发地寻找到有关“北京”的讯息,忽略其他信息。

  面对同一个事实,幸运或者不幸,取决于我们所选择的那个『认知框架』。

  就像沙漠中两个迷路的人,都只剩了半瓶水。

  一个人说 ,惨啦,只剩半瓶水了。

  另一个人说,太好了!还有半瓶水!

  结果,前一个人倒在了离水源仅有几百米的地方,而后一个人凭着半瓶水走出了沙漠。

  当你选择了一个“自己是幸运的”这样一种认知框架,你的意识就自然会去搜寻那些与幸运相关的事实,并且自动忽略那些让人沮丧悲观的不幸。

  这时候的你被一种『幸运的认知框架』裹挟着,你的思维和行动会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又会强化你的认知,让你在无意识中去做好那些与幸运有关的事情。

  科学地说,幸运就是一个概率问题。但是,如果你选择相信自己是幸运的,那你付出的努力,思考的深度和广度,比起没有这种信念的人,就会有很大不同,而成功的可能性(所谓的概率)也就大大高于不相信自己幸运的人。

  幸与不幸,也许只是一念之差,但结果却大相径庭。

  三

  既然『框架效应』的力量如此强大,那是不是只要相信自己是幸运的,那就必然得到幸运的结果呢?当然不是!

  有句话叫“越努力越幸运”,它其实是有着非常科学的逻辑道理的。

  你身边肯定有过这样的同学或朋友,每天和我们做的事情大体上也差不多,不过他们每天总是愿意花点时间去背几个单词,看几页书,健身一会,学习一个新东西。这样的努力在我们看来微乎其微,微小到我们常常不屑于做,甚至完全不觉得他们做了这点事情就会比我们厉害。

  结果有一天,你发现这个身边的人突然就比我们厉害了,或是进了一家更好的公司,或是自己独立出来做更有价值的事情。这时候,我们才意识到了差距,但却只能自我安慰地回应一句——“没想到他这么走运!”

  细究下去,这种出其不意的巨大差距,意料之外的他人之幸,却正是那些细微到不值一提的努力所持续构筑的。

  这背后其实是有着深刻的科学原理的——

  前提条件:假设一个人的初始价值是1

  如果一个人每天比昨天进步1%,那365天之后,他的价值就是1.01^365 = 37.8

  (1 + 0.01)的365次方

  如果一个人每天比昨天退步1%,那365天之后,他的价值就是0.99^365 = 0.03

  (1 - 0.01)的365次方

  多么可怕的比较,如果把进步增长率换成2%,你会发现差距更大。

  这背后就是复利的力量,而这也是“越努力越幸运”的科学解释。想要越幸运,不仅仅需要努力,还需要持续的努力,而这种持续性,反映了一个人是否有坚持的决心和耐心的品格。

  生活其实很简单,要么你一直持续成长,正向复利让你越来越厉害,结果自然会收获意外的好运;要么你停滞不前,甚至成长倒退,那负向复利会让你越来越平庸,也越来越不幸。

  4.

  英国赫特福德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教授Richard Wiseman,花了十余年时间研究幸运与人类行为的关联。

  他在其出版的著作《幸运要素》(《The Luck Factor》)里谈到了许多与幸运相关的自身行为和处理模式,他认为:“幸运不是魔法,也不是上帝赐予的礼物。幸运与否,是由你的思想和行为指向决定的”。他认为概率的因素占了约10%,其余的90%的幸运因素均取决于自身。

  他还曾说,幸运的人,他们醒觉,他们灵敏,他们不吝啬尝试,他们更欢迎机会和新鲜事物的出现和发生。如果幸运就是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方,或是在正确的地方做了正确的事情,那么所谓正确——都是取决于思想和行为是否在一个谓之“正确”的领域里。

  根据Richard Wiseman的研究,运气好的人往往有如下三个性格特征:

  外向:这种外向,指的是一种积极主动地与外界交流,善于捕捉和寻找到新的讯息和机会。所以,我们可以在平时多参加一些新的活动,体验一些新的事物,即使是内敛的人,也可以尝试扩大自己与外界的交流圈。

  开放:拥有这种性格的人,愿意尝试新东西,甚至愿意打破原有认知框架,获取新的思维高度。往往拥有开放性格的人,都拥有成长型人格,愿意不断进步,而这也是“越努力越幸运”的基础。

  平和:这种性格的人不容易焦虑,紧张,能够从容面对外界。而好运的人,恰恰也是那些没有负面情绪,做事放松的人。

  俗语说,性格决定命运。改变自己的性格并不容易,但却并不是不可能。常常反思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其实就可以一步一步地重塑我们的内在性格,从而朝着『外向』,『开放』和『平和』的特质靠拢。通过内在品格的修炼来指导我们的思考和行动,那我们在生活中遇见幸运的概率要提高很多。

  想要成为一个幸运的人,其实并不难。

  首先你要选择一种幸运的认知框架;

  然后,你得要懂得“越努力越幸运”的本质;

  而最后,记得持续培养自己的内在品格。

  还记得《阿甘正传》片头的那根羽毛,一直在空中飘舞,最后落在了阿甘的脚边,随后的是那句经典台词——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ing to get.

  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样的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将会是什么口味。

  而我相信,幸运,也在那盒巧克力里。

  在某天,某个瞬间,你拿起一颗,放到嘴里,然后,惊喜地会心一笑。


News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9 - 08
点击次数: 0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从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在这场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中,中国人民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战斗力,孕育形成了伟大抗战精神。伟大抗战精神源自中华儿女的浴血奋战、中华民族精神的全面升华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抵御外侮的鲜明精神标识,也是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持久抗战的强大精神动力。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习近平总书记...
2025 - 09 - 01
点击次数: 0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习近平一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争取独立自由史册上可歌可泣的一页,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饱经沧桑的一章。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2014年7月7日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上的讲话)二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纵观世界历史,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要失败的。这是历史规律。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且希望世界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让和平的阳光永远普...
2025 - 08 - 26
点击次数: 0
1947年3月下旬,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纵队司令员任弼时向他汇报了一位小姑娘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毛泽东问:“她是党员吗?”任弼时说:“是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才15岁。”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刘胡兰出生在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小年纪,便对黑暗的旧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山西人民开展救亡运动,文水县也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从此,刘胡兰开始逐步接触革命道理,懂得了一个人怎样才能活得有价值、死得有意义。她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和小伙伴一起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有一次,八路军包围了敌军一个团,县妇女部长奉命组织民兵担架队支援前线。刘胡兰和几名妇女也要支前。部队首长劝她们:“前面正在打仗,很危险。”刘胡兰果敢地回答:“战士们都不怕,我们是女民兵,也不怕。”她们在前线表现得十分...
2025 - 08 - 21
点击次数: 0
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帮助全军官兵原原本本、全面系统学习领会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强化维护核心、听从指挥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经中央军委批准,军委政治工作部组织编印《习近平论强军兴军(四)》,日前正式出版发行。中央军委近日发出通知,对全军学习使用作出部署,要求各级精心组织安排,把学习《习近平论强军兴军(四)》与学习《习近平论强军兴军》、《习近平论强军兴军(二)》、《习近平论强军兴军(三)》、《习近平强军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等结合起来,持之以恒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注重联系新时代强军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感悟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更好掌握蕴含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干部理论轮训、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和院校政治理论教学,要把学习《习近平论强军兴军(四)》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学习计划,在学懂弄通做实上...
关闭窗口】【打印
关注我们:
手机云网站:
分享至:
Copyright © 2020山东飞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