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销售热线:18053720666     售后服务电话:4000-228-799
回到顶部

生活的考验,是命运的另一种成全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20-09-21

     生活的考验,是命运的另一种成全

      1

  表妹在职称评审的答辩环节发挥失常,跟我打电话诉苦的时候,她忍不住崩溃大哭。

  隔着电话线,我能感受到她的痛苦和伤心。

  表妹为了这场答辩耗费不少心力,结果还是功亏一篑,我心底也为她惋惜。但事已至此,再伤心也无济于事,我安慰她明年再努力,并跟她讲了我自己评职称的故事。

  当年我中专毕业进了一家工厂,在车间当了一名操作工。七年后好不容易调到心仪的部门,评上了初级职称。

  等到升中级的时候,先是因为政策变化被淘汰了,后来因为评审管理部门调整又耽误了一年。到了第三年,我只能做好最充分的准备,背水一战。

  我按照新的评审条件一步一步做准备。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练习计算机模块,重拾英语课本,练习写专业论文。

  那一年,我评上了中级职称,与此同时,我意外地从学习中得到了莫大的乐趣。当每个知识点从陌生转为熟悉,最后被应用,我感受到从耕耘到收获的充实和喜悦。

  后来我评上了高级职称,还参加了国家司法考试和心理咨询师资格证考试。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并为我所用,这种感觉就像是找到了无人发现的宝藏。如果当初职称评比顺利通过,我是无论如何也体验不到这种乐趣的。

  有时候就是这样,你觉得你很努力了,但生活总还是会展现出它残酷的一面。它并不是有意要将你打败,而是等着你聚集更大的力量前行。

  如果你不轻言放弃,一段时间过后,你会蓦然发现,生活的考验,有时候是命运的另一种成全。

  2

  同学小林办驾校,规模在我们县城独占鳌头。

  起初,他创业的时候是办养殖场,在村里租了块地饲养奶牛,不幸碰上非典,牛奶严重滞销,不得不忍痛贱卖了奶牛,改养肉牛,却依然没有起色。

  后来,小林又办了木板加工厂,生意也很一般。

  几经折腾,小林欠了一屁股债。

  第三次创业,小林选择了办驾校。正好赶上了乡民学车的热潮,就风风火火地成长起来了。

  小林总说,没有那些年生意失败的经历,就没有现在的成绩。

  当年生意失败,银行催款、客户逼债,压得小林喘不过气来,但一家老小的生活还要继续,他只能在现有的资源上下功夫。他盘算着要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地利用这块地的价值,多番考察,才选择了开办驾校,找到了一条出路。

  这次创业,小林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谨慎,光是跑点查看就花了四个多月。驾校办起来后他才明白,前些年的失利,并不完全是运气问题。如果在开始的时候能多花点功夫把市场摸清楚,多预设一些可能出现的危机,提前备好应对方案,出现失误的可能性就会小很多。

  不管做什么事情,准备得越充分,才会越有胜算。小林从此改掉了毛躁处事的风格,变得格外谨慎与周到。

  那些不为人知的艰难,在打磨我们的同时,也赐予了我们成长的智慧。

  3

  生活对谁都不可能永远慈眉善目,我们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当我们身处逆境的时候,正是生活用它残酷的一面在激励我们成长。

  哪怕是一棵树,也是栉风沐雨之后,才会枝繁叶茂,更何况人呢?

  如果当年我评职称非常顺利,如果小林饲养奶牛没有亏本,也许我们就不会有后来那么丰富的人生体验,更不会在屡次碰壁之后越挫越勇。

  那些所有带给我们打击的事情,都会让我们在历经一番锤炼后收获加倍的价值。

  生活再残酷都会有出路,怕只怕,遇到点挫折就束手就擒,反而错过了一个更好的自己。

  当你遇到不顺时,不妨当它是命运最好的安排,咬紧牙关冲破眼前的障碍。总有一天你会明白,这所有的历练,都会为你书写一个更好的明天。

  就像那句话说的:但凡打不倒我们的,都会让我们更强大。


News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11 - 24
点击次数: 0
邓中夏1894年10月5日出生于湖南省宜章县邓家湾村。是我党早期的一位卓越领导人和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又是我党的一位重要理论家和学者。1933年5月15日在上海法租界邓中夏不幸被捕,被叛徒供出了真实身份。在狱中,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钢铁意志挺住了敌人的残酷摧残。监狱地下党支部通过难友对邓中夏说:“同志们很关心你,你有什么打算?”邓中夏听后激动地说:“请你告诉大家,就是把邓中夏的骨头烧成灰,邓中夏还是共产党员。”他给同志们上党课,讲马列主义,讲共产党员的理想和气节,讲工人运动。他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给党中央写了一封信,深情地说:“同志们,我快要到雨花台去了,你们继续努力奋斗吧!最后胜利终究是我们的!”1933年9月21日的黎明,邓中夏从容地穿好衣服,大声高呼“打倒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万岁!”“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向刑场走去。临刑前,宪兵问“你还有话吗?”邓中夏回答:“对你们当兵的人,...
2025 - 11 - 18
点击次数: 0
历史长河奔涌。从烽火硝烟里走来的人民军队,一路披荆斩棘、奋勇前行,用一次次伟大的行军,验证着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一支军队的存续与发展,系于其核心能力的强弱;一支军队的价值与荣光,源于其履行使命的质效。时代浪潮激荡。进入新时代,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成为时代赋予的紧迫课题。“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统帅的号令如黄钟大吕,激荡三军,深刻指明了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建设的根本指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反复强调要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向全军发出“胜战之问”“价值之问”“本领拷问”,有力推动各级把工作重心归正到备战打仗上来。青山巍巍,见证人民军队的辉煌过往;征途漫漫,呼唤新时代的铿锵步伐。当前,征途如虹的百年行军走到了最紧要、最吃劲的时...
2025 - 11 - 14
点击次数: 0
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要经常“重温革命烈士的家书”“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抗战家书是对抗日战争的历史见证,它们以一个个独特视角展现了中华民族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饱含着对侵略者的满腔怒火、对祖国的赤诚热爱、对和平的深切向往、对亲人的无限牵挂。在抗日战争中,340万壮士慷慨出川,4000余万巴蜀儿女勇毅不屈支援抗战。他们的家书展现着四川人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以及“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的坚定信念,是伟大抗战精神的真实写照。家书饱含着坚定勇毅的使命担当。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侵占我国东北。来自内江市的周平民、周健民兄弟一起参加了“上海青年自愿决死抗日救国团”,两人携手赴东北抗日前线。他们联名给父母写信,陈述报国之志,勇担救国使命。赵一曼以血肉之躯忍受了敌人惨无人道的折磨,临终前给儿子留下遗言:“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
2025 - 11 - 07
点击次数: 0
某部在盘点今年的工作成绩时,发现各种各样的“第一”拿了不少,但与备战打仗直接相关的反而数量有限。他们结合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政治整训,提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想一想,哪些“第一”不争反而有利于提高战斗力?“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是部队耳熟能详的口号。我们需要这种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精神。正如朱德同志所说:“部队中人人精神振奋,你也想立功,我也想立功,这样就会打胜仗。”然而,所争之“第一”、所扛之“红旗”,必须是对战斗力有贡献的“第一”。如果不看是否有助于提高战斗力,这也想问鼎、那也想夺魁,最终可能是“锦旗一屋子,奖牌一桌子,战斗力建设还是老样子”。《淮南子》中讲,“逐鹿者不顾兔”。这句话启示我们,当一个人眼中盯着那些小的、次要的事情时,反而会错失最重要的目标。“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每个单位的资源是有限的,每名官兵的精力也是有限的。鸟儿的翅膀缚上黄金,注定不会飞得太高;军人为无用的“...
关闭窗口】【打印
关注我们:
手机云网站:
分享至:
Copyright © 2020山东飞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