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销售热线:18053720666     售后服务电话:4000-228-799
回到顶部

把自己调成“节能模式”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24-04-01

面对年龄的增长,有的人坦然自若,不惧任何变化;有的人对未来焦虑不安,迷茫无措。



无论是哪一种,我们都应该明白,年龄的增长并不可怕,我们要学着在简单的物质生活中,做最丰富的精神思考。试着给生活做做减法,把自己调成“节能模式”。

人越简单,越高级


曾几何时,很多人认为,得到的越多就会越快乐,所以拼命去获取;付出越多就会越成功,所以玩命地努力。


可到头来才发现,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一本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少即多,当一个人物欲越少,他获得的人生体验才会越丰富。”


聪明的人,都懂得为生活做减法。


减法思维不是要求我们简单地摒除冗杂的信息,而是教会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洞察真相,看得更透彻,活得更轻松。


有位作家说过:“一个人的富有程度与他能舍弃之物的数量成正比。”


少则得,多则惑。


每个人的时间与精力都是有限的,请及时把自己调成“节能模式”。


活得简单,分清轻重缓急,卸下不必要的负累,方能获得轻盈灵动的人生。

把自己调成“节能模式”

善于做减法,人生会更爽




在平时的生活中,赶走了欲望,也就赶走了各种选择困难症,物少事简,焦虑少了,快乐自然就多了。


腾出时间培育花草、亲近大自然,也能拾起阅读写作等兴趣爱好。


有句话这样说:“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学会做减法,方能让人生更加轻盈。”


总有人会认为,做减法是一种损失,其实不然。


把生命调成“极简模式”,是一种善待自己的方式,也是一种智慧的活法。


把自己调成“节能模式”


学会适时做减法,生活才能是加法




其实不难发现,人与生俱来就喜欢做加法。


可当一颗心,每天被物质填得满满当当,它就会变得麻木,再无灵动的光泽。


一个物质上丰俭有度的人,才会保持对物品的愉悦感。


一位作家说:“要想得到生命的清欢,就要为生命做减法。”


将“减法”融入自己的生命中,建立减法的清单,删除多余的选项,摆脱欲望的束缚。


清除冗余,拒绝繁杂,走向素简,治愈人生。


如此,才可以为心灵减负,活出更加从容的自己。


News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10 - 28
点击次数: 0
金秋十月,汇聚共识,擘画未来。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为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航程确立了总纲领、绘制了路线图。连日来,全会精神在哲学社会科学界持续引发热烈反响。广大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这次全会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全会深刻把握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时代特征,科学研判“十五五”时期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谋篇布局、定向领航。大家纷纷表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紧密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发挥专业优势,将全会的战略部署和任...
2025 - 10 - 24
点击次数: 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推动绿色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指明了方向,也对即将进入“十五五”时期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绿色发展: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良性互动的必然选择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世界现代化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难题,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破解的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中,既强调“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又把“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放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的首要位置,不仅表明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协调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重大作用,也揭示了绿色发展对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重大关系的极端重要性。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是人与自然和...
2025 - 10 - 17
点击次数: 0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机遇总垂青奋进者。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明“不进则退”的道理,强调“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很快,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既体现对前路绝非坦途的科学研判,也包含对发展进程中逆水行舟客观规律的深刻揭示。奋斗关乎发展存续,担当决定发展位势。无论是在个体实现生命价值的成长之路上,还是在一个国家实现富强的漫漫征途上,“不进则退,慢进亦退”都激励着每一位奋进者校准坐标、勇毅前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中的这句话,将天地运行不止的自然规律与君子修身立业的价值追求相贯通,揭示出“进”是事物存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邓析子》中言明“不进则退,不喜则忧,不得则亡,此世人之常”,宋代《朱子语类》中说“凡人不进则退也”。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在人类文...
2025 - 10 - 10
点击次数: 0
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各民族血脉相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基。各民族共同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亲缘关系,逐渐形成血脉相融、骨肉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元一体、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历史充分证明,中华民族是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各民族只有不断团结融合、自觉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各民族信念相同,是中华民族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内生动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秉持“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天下大同”的理念,把大一统看作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自秦统一中国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始终坚持...
关闭窗口】【打印
关注我们:
手机云网站:
分享至:
Copyright © 2020山东飞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