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销售热线:18053720666     售后服务电话:4000-228-799
回到顶部

成功永远属于越挫越勇的人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17-09-23

        你为什么不成功?

  你应该仔细思考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曾经思考过,但给自己的答案几乎相同,不是时运不济就是能力有限!

  真的是时运不济吗?还是我们习惯于把失败归罪在反复摧毁我们的命运之上,却不肯爬起来向前走?如果你认定自己难以改变命运,让消极的情绪占上风,就会走向失败的宿命。可是,谁要求你选择失败的宿命了呢?

  当我们观察成功人士的经历时,会发现他们的背景各不相同。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可能来自贫寒、破碎家庭、偏僻的乡村甚至于贫民窟。而这些人现在都是社会上的举足轻重的领军人物,他们都曾经经历过艰难困苦的阶段。

  把每一个“失败”拿来跟“平凡”以及“成功”相比,你会发现,他们各方面都很可能相同,只有一个例外,就是对遭遇挫折的反应大小不同。

  当“失败”者跌倒时,就无法爬起来了。他只会躺在地上骂个没完。

  “平凡”者会跪在地上,准备伺机逃跑,以免再次受到打击。

  但是,“成功”者的反应跟他们截然不同。他被打翻在地时,会立即反弹起来,同时会汲取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立即往前冲刺。因为他们懂得,自己打败自己的失败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的胜利是最可贵的胜利。

  有志者战天斗地,无志者怨天恨地,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路从脚下伸,志高山峰矮。有诚心则灵,有志事竟成。粗者与人斗力,愚者与人斗气,慧者与人斗智,智者与人斗志。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殊不知,逆境,是磨练意志的大熔炉;困苦,是完成人格的助燃剂;理想,是建设人生的航标灯;信心,是到达目标的原动力。世间事无绝对难易,努力为之,难者亦易,却步苟安,易者亦难;天下人无绝对贤愚,用心待之,愚者亦贤,拣择嫌弃,贤者亦愚。

  因此,能说得出的苦就不叫苦,说不出的苦才叫苦。人生最痛苦的时候不是吃不上饭的时候,而是想努力奋斗,却没有机会的时候。

  所以,最猛的风浪淹没不了有信心的人;最难的任务压抑不了有担当的人;最大的障碍挡不住有勇气的人;最苦的遭遇折磨不了有志气的人。

  壮丽的人生,是播种在曲折的土壤里,成长在顽强的毅力里,收获在艰苦的攀登中。

  成功永远属于越挫越勇的人。


News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10 - 24
点击次数: 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推动绿色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指明了方向,也对即将进入“十五五”时期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绿色发展: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良性互动的必然选择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世界现代化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难题,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破解的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中,既强调“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又把“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放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的首要位置,不仅表明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协调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重大作用,也揭示了绿色发展对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重大关系的极端重要性。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是人与自然和...
2025 - 10 - 17
点击次数: 0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机遇总垂青奋进者。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明“不进则退”的道理,强调“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很快,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既体现对前路绝非坦途的科学研判,也包含对发展进程中逆水行舟客观规律的深刻揭示。奋斗关乎发展存续,担当决定发展位势。无论是在个体实现生命价值的成长之路上,还是在一个国家实现富强的漫漫征途上,“不进则退,慢进亦退”都激励着每一位奋进者校准坐标、勇毅前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中的这句话,将天地运行不止的自然规律与君子修身立业的价值追求相贯通,揭示出“进”是事物存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邓析子》中言明“不进则退,不喜则忧,不得则亡,此世人之常”,宋代《朱子语类》中说“凡人不进则退也”。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在人类文...
2025 - 10 - 10
点击次数: 0
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各民族血脉相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基。各民族共同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亲缘关系,逐渐形成血脉相融、骨肉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元一体、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历史充分证明,中华民族是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各民族只有不断团结融合、自觉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各民族信念相同,是中华民族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内生动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秉持“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天下大同”的理念,把大一统看作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自秦统一中国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始终坚持...
2025 - 09 - 29
点击次数: 0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8月份数据显示,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同时,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市场供强需弱,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其中,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仍是制约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堵点,表现为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不足,消费需求不振,有效投资增长偏弱。为破解有效需求不足难题,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不少政策举措,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有效需求迟迟不达预期。究其原因,消费作为经济中的慢变量,需要在社会分配、供给适配、民生保障、发展预期等因素共同作用下,逐渐而持续地释放动力,不会一蹴而就。生产和消费同处经济循环之中,抓消费完全可以借鉴抓生产的思路和经验。在抓生产方面,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我国用几十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全球第一。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全球第一。特别是...
关闭窗口】【打印
关注我们:
手机云网站:
分享至:
Copyright © 2020山东飞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