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销售热线:18053720666     售后服务电话:4000-228-799
回到顶部

机场扩建、高铁成“米”…未来三年,“郑中心”畅通出行放大招!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19-01-16

1月15日,

郑州市城乡规划局召开新闻通气会,

对《畅通郑州白皮书(2019—2021)》

内容进行了通报。

值得关注的是,

郑州为顺利实现

主城区和航空港区“双城记”,

开启“新版”畅通三年行动。

具体啥情况,

我们一起来看看~

未来三年交通发展目标

“米”字形高铁全面建成

机场扩建、高铁成“米”…未来三年,“郑中心”畅通出行放大招!

基于国家中心城市中期

(2035年)的建设要求,

郑州市将按照

“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郑州特色”

的定位,

确定未来三年交通发展目标。

枢纽能级提升方面

郑州机场综合保障能力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线通达30个城市以上。“米”字形高铁全面建成,至周边省会城市2小时直达。

区域一体化出行方面

郑州大都市区形成“3+3+4”向心交通体系结构,实现至周边地市半小时高铁交通圈,1小时高速公路交通圈。

公共交通建设方面

郑州主城区“环+米”轨道交通网络、“三环+多放射”廊道基本形成,四环内规划BRT廊道基本形成,四环内规划BRT廊道和公交专用道全面建设。建成区常规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

路网增容方面

四环内快速路、主干路全面设成,快速路形成“环+放射”结构,三环内次支路网随项目开发100%同步建成;每年新增公共停车泊位数不少于5万个。

生态发展方面

建成环城货运通道,实现货运外移;构建都市区多级绿廊,营造绿色出行环境,实现公交、慢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占比例达到80%以上,公交运营提升20%以上,轨道站点周边500米范围各种交通方式有效换乘。

智能交通方面

快速路交通诱导管控系统全面上线,骨干路网信号灯实现全网联控,保障公交信号优先,四环内停车共享及监管监测全面实现。

全面推动郑州机场三期主体工程

机场扩建、高铁成“米”…未来三年,“郑中心”畅通出行放大招!

根据《畅通郑州白皮书(2019-2021)》,未来三年,郑州市将围绕“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国际物流中心”定位,重点推进空港、陆港、“米”字形高铁等建设,加快构建“3+3+4”区域向心交通体系,促进大都市区交通一体化发展,整体提升郑州枢纽功能。

记者了解到,郑州市将加快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在枢纽网络建设方面,加密航空网络、积极扩展航空业务,重点打造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扩展全球货运网络。努力实现国内主要城市全覆盖、郑州与各大洲航线直飞。在枢纽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快推动机场二期扩建配套、机场北货运区开工建设,全面推动机场三期主体工程。并且加快郑州国际陆港第二节点规划建设,形成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陆港金桥”。

2019年建成

郑万高铁河南段、郑合杭高铁

郑州市将全面建成

“米”字形高铁网络,

强化高铁支撑引领作用,

融入国家“八横八纵”高铁主通道。

机场扩建、高铁成“米”…未来三年,“郑中心”畅通出行放大招!

2019年建成郑万高铁河南段、郑合杭高铁; 2021年建成郑济高铁河南段,形成辐射全省省辖市的“1小时交通圈”、高效连接周边省会城市的“2小时交通圈”。

据悉,郑州将加快建设郑州南站枢纽,开工小李庄站改造及配套枢纽连接线工程,持续推进圃田(占杨)、薛店铁路物流基地建设,适时启动郑州北铁路编组站搬迁前期工作。

加快第三批轨道交通报批

与建设实施四环线BRT工程

针对市内交通发展,

《畅通郑州白皮书(2019-2021)》

提出了多项举措。

机场扩建、高铁成“米”…未来三年,“郑中心”畅通出行放大招!

根据计划,郑州市基本形成“环+米”轨道交通网络。持续推进中心城区环放结构的轨道线网建设,强化与航空港区等重点区域轨道联系,打造“轨道上的郑州”。加快推进第三批轨道交通的报批和建设,力争实现2021年运营里程超过240公里。

同时,继续推进快速公交(BRT)工程建设。实施四环线BRT工程,推进陇海路东西延伸、北三环东延等快速公交走廊的建设工作。三年新建273公里的快速公交走廊,至2021年总里程达到412公里,形成“三环+多放射”的快速公交廊道网络。

未来三年将新建73条常规公交专用道

逐步实现“全域公交一体化”

郑州市将加快常规公交专用道建设,

坚持发挥公交专用道

“先行性、基础性、示范性、服务性”

的社会作用。

机场扩建、高铁成“米”…未来三年,“郑中心”畅通出行放大招!

未来三年,继续推进主干路公交专用道建设,新建73条常规公交专用道,长度515公里,至2021年底,常规公交专用道总里程达到820公里。提高常规公交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实现“地面公交不堵”,公交平均运营速度提升20%以上。

据悉,郑州市还将大力推进公交枢纽(场站)建设。结合公交及地铁网络拓展、区域发展需求,大力推进公交场站建设,按照计划将新增110处公交场站,使公共汽电车进场率达到90%以上。

并且,推动公共交通多网融合。围绕新建快速公交和轨道交通线路接驳需求,每年优化公交线路不少于15条,同步新增支、微、定制公交线路不少于20条,扩大公交覆盖范围,提高公交运营效率。

进一步加大公交运行实时信息终端的推广应用,扩大公交电子站牌覆盖,方便市民查询。研究整合地铁和公交线站车辆运行信息,统一平台向市民提供综合交通信息服务。

此外,郑州将推动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坚持“公交优先、城乡一体”的发展理念,整合系统资源,推进公交全域统筹,3年内基本实现市区至所辖县(市、区)城乡道路客运公交化改造,适时推动条件成熟的县(市、区)内部公共交通全覆盖,促进城乡居民公交服务均等化建设,明显改善公交服务质量,逐步实现“全域公交一体化”。

推动交通联络线建设

机场扩建、高铁成“米”…未来三年,“郑中心”畅通出行放大招!

据悉,郑州市还将有序推动高速公路出入口建设。推进马米路、北三环东延、迎宾路高速公路出入口建设,至2021年,绕城高速出入口全部建设完成。完善航空城及外围组团高速出入口布局。三是推进优化市域骨干网络,强化组团联系。

同时,加快以四环为主的快速路系统建设。加快四环线及大河路快速化、农业路铁路段等建设工作。着力推动北三环东延、科学大道西段、中州大道南段等三四环联络线建设,完善快速路体系,强化中心城区与外围组团联系。结合快速路建设,同期精细化实施地面道路系统,全面提升快速路系统效率。至2021年主城区快速路通车里程达到340公里。

推进穿越京广铁路

陇海铁路隧道工程建设

机场扩建、高铁成“米”…未来三年,“郑中心”畅通出行放大招!

未来三年,郑州四环内主干路全面建成,四环外骨干路网基本完成。结合城市空间的拓展,强化主干路体系延伸,缓解区域交通压力。依托安置区、轨道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完善三环外片区级主干路,支撑项目开发。推进穿越京广铁路、陇海铁路隧道工程建设。结合道路同步实施跨贾鲁河桥梁工程。至2021年主城区主干路通车里程达到1113公里。

并且,结合项目开发建设及旧城更新,100%修建周边次支路网,改善交通微循环。未来三年,主城区共建设次支级道路401条,建设道路总长度共495公里,至2021年主城区次支道路通车里程达到1625公里,其中三环内次支道路等微循环系统全面成型,随片区改造进一步提升,建设次支道路107条,总长度98公里。

根据《畅通郑州白皮书(2019-2021)》,郑州市将提升街道形象,彰显城市品质。打造特色街道,彰显历史文化,依托商都、百年德化、大运河、二砂等历史文化区改造,打造特色街道。

每年新增公共停车位不少于5万个

机场扩建、高铁成“米”…未来三年,“郑中心”畅通出行放大招!

据悉,根据《畅通郑州白皮书(2019-2021)》,郑州市还将加强对停车环境综合治理。通过合理供应停车设施、优化停车收费、强化停车管理等综合手段,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促进城区动静交通协调发展。

未来三年依托旧城改造及用地建设计划,优先解决轨道交通P+R停车、停车矛盾突出重点区域及医院等大型公建停车需求,增加停车供给,每年新增公共停车位不少于5万个。同时,逐步取消主干路路内停车泊位,提升干路通行能力。并且,优化停车收费政策,形成差异化的停车收费管理。

《畅通郑州白皮书(2019-2021)》还提出,以省人民医院周边为试点,通过鼓励增设立体停车设施、增加居住小区周边路内夜间限时免费停车、推广共享车位等方式增加停车供给,推动老旧片区停车设施挖潜。

加快环城货运通道建设

实现“车不下路、货能进城”

据介绍,根据《畅通郑州白皮书(2019-2021)》,郑州市还将完善货运配送,净化城市环境。加快环城货运通道建设,建成G310郑州西南段改建工程、G234郑州境工程、S312郑州境改建工程、G107郑州境东移(一期)工程,实现货运环线外移。按照“集约布局、共同配送”的思路,建设“四方向、多节点”的城市配送中心,实现“车不下路、货能进城”,净化城市交通环境。

同时,郑州市将完善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范围内的慢行接驳换乘设施,保证慢行设施连续,提高最后500米慢行出行品质。此外,依托绿地、生态廊道及水系,打造互联互通、顺畅转换、无缝衔接的慢行系统,营造安全、舒适、优美的慢行环境,给市民提供观光、休闲、健身等良好体验。除了加快推进都市区绿道系统建设,完善绿道慢行设施外,还将以水系、道路生态廊道为脉络,构建“一廊、两带、两区、七链”的慢行休闲网,持续推进“两环三十一放射”生态廊道建设,完善既有廊道慢行设施连续性。

据悉,未来三年郑州市将结合需求,增加郑州火车站区域、河医区域、商都历史文化区等人行过街设施。


News / 推荐新闻 More
2023 - 03 - 28
点击次数: 9999
近日,陕西省重点建设项目2023年度计划公布,今年省级重点项目643个,总投资20356亿元,年度投资4818亿元。相比2022年,数量增加了3.7%;总投资、年度投资分别增长6.9%、3.8%。今年全省推进开展“三个年”活动,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更占其中首位。643个省级重点项目中,续建项目398个,新建项目245个。项目分为创新驱动两链融合发展工程、先进制造业发展工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程、高端能源化工发展工程、重大基础设施推进工程、 现代服务业发展工程、社会事业和文化旅游发展工程、新型城镇化推进工程、生态环境改善工程、现代农业发展工程等十大类。重大基础设施推进工程中,续建项目41个,新开工项目29个。其中包括“米”字形高铁网建设工程;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地铁8号、10号线、16号线,1号线三期;京昆、福银、包茂、西安至兴平高速改扩建;引汉济渭工程、东庄水利枢纽;安康、西安东75...
2023 - 03 - 25
点击次数: 0
2023年3月24日,国内客户订购飞宏1套智能工字钢加工设备已装车完毕顺利发出;为该国内隧道项目施工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感谢国内客户对飞宏产品的支持与信任。  山东飞宏会继续通过不断地努力,逐步成长为智能化钢筋加工整体解决方案和钢筋加工场工人的贴心好搭档,让钢筋工人更轻松更便捷使用飞宏智能设备。、、、、
2023 - 03 - 22
点击次数: 100001
3月19日,由中国铁建大桥局施工的双屿门大桥首桩灌注成功,该桩基也是全线浇筑的第一根桩,标志着六横大桥二期工程双屿门大桥主体结构施工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施工的为sz01-24号桩,为双屿门通航孔桥六横侧主桥工程,桩径3.2米,桩长24米。该桩地质岩层强度较高,所处强风化熔结凝灰岩达13.5米,中风化熔结凝灰岩达10.5米,最大硬度可达190兆帕,钻进难度大。此桩的成孔至顺利完成水下混凝土灌注,为后续大直径桩基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参数。  为确保首根桩基的顺利灌注,项目部根据现场强风天气多、海岛内降雨不可测且频发等实际情况,制定了周密而详尽的施工计划与应急预案,对照清单逐一销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保障。同时,为保证施工技术的严谨性,项目邀请多名内部桥梁工程专业专家到项目亲临指导。  首桩浇筑前,项目全体管理人员高度重视,提前统筹谋划,对作业人员进行了详细的安全技术交...
2023 - 03 - 20
点击次数: 0
2023年3月19日,国内客户订购飞宏1套智能钢筋笼滚焊机设备已装车完毕顺利发出;为该高铁项目施工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感谢国内客户对飞宏产品的支持与信任。   山东飞宏会继续通过不断地努力,逐步成长为智能化钢筋加工整体解决方案和钢筋加工场工人的贴心好搭档,让钢筋工人更轻松更便捷使用飞宏智能设备。
关闭窗口】【打印
关注我们:
手机云网站:
分享至:
Copyright © 2020山东飞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