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销售热线:18053720666     售后服务电话:4000-228-799
回到顶部

科技创新助湖北建材工业跨越式发展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17-08-22


       今年上半年湖北省建材工业增加值实现增长5.6%,传统优势建材和新型绿色建材均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业界权威人士分析认为,湖北建材工业持续快速增长得益于该省全行业长期致力于科技创新。近年来,该省建材行业科技创新投入逐年增长,规模以上建材企业每年投入研发经费近4亿元,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年均贡献率超过三成。

  湖北省经信委有关领导表示,科技创新主要从三个方面促进了该省建材工业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

  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建材转型升级

  湖北是传统建材大省,水泥、玻璃、陶瓷、墙材、石材等大宗建材在全国占位一直靠前,但主要市场长期局限在本省范围。党的十八大以来,该省引导建材工业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促进传统建材绿色转型,取得良好成效。以华新、葛洲坝水泥、长利玻璃、鑫磊矿业、磊源石业等为代表的湖北建材企业纷纷出省布局,甚至借船出海落子海外,产品也远销到国内外广大市场。

  2016年,湖北省建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高于全省工业1.6个百分点,占全省工业比重7.53%;主营业务收入完成3196亿元,同比增长9%,高于全省工业2.2个百分点。全省高标号水泥、玻璃深加工产品、名优石材、中高档陶瓷、新型建筑材料和高端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品比重大幅提高,强度等级42.5及以上水泥产量比重提升至50%,玻璃深加工产品产值比重提高到60%,名优石材产量比重达到30%以上,中高档陶瓷产量达到50%以上。

  中国葛洲坝集团水泥有限公司是我国水泥行业的“特种兵”,是全国最大的特种水泥生产企业,在上世纪70年代初因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而诞生。近年来,该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一边在大坝水泥的基础上,加大力度研发油井水泥、海工水泥等新产品,不断拓宽特种水泥产品系列;一边着力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积极推进磷石膏、城市生活垃圾等固废资源的综合利用,不仅为社会解决了环保难题,还有效缓解了水泥混合材资源匮乏的局面,降低了水泥生产综合成本。

  华新水泥是湖北最具规模的建材工业企业。近年来,该公司在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和污泥方面取得的成果令人瞩目。今年1月,由该公司领衔完成的“水泥窑高效生态化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成套技术与应用”成果荣获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除此之外,该公司还成功研发出路面铺装系统、建筑结构系统、轻质保温系统、超高性能混凝土系统、防渗宝系统等新型绿色建材产品。

  湖北神州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是该省建材行业科技创新的又一标杆。作为一家新型墙材生产企业,该公司研发生产的“河砂蒸压加气高性能混凝土砌块”首开了我国墙体材料自保温先河,为提升我国建筑节能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

  科技创新催生和壮大新型绿色建材

  在推动传统建材转型升级的同时,湖北省因势利导,大力扶植新兴企业发展绿色建材,尤其注重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和科技优势发展多功能、高性能的生态复合材料。目前,该省已初步形成木塑材料、化学建材、森工建材、功能性装饰装修材料等新型绿色建材产业集群。截止到去年底,该省新型建筑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值比重提高到50%。

  “藻钙板”是湖北格林森绿色环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一款具有呼吸、调湿、抗菌、吸音降噪、防火阻燃、去甲醛、增加负氧离子等多种生态功能的绿色建材专利产品。作为一款主打生态环保概念的装饰装修建材,自2011年问世以来,藻钙板在全国医疗、学校和家庭装修领域大受欢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上千家大中型医院采用了藻钙板集成装修。目前,格林森公司的“藻钙”产品已由最初的装饰板材拓展到“藻钙涂料”、“藻钙装饰画”和家用净化空气的“藻钙颗粒”、“藻钙净水器”、“藻钙空气净化器”等数十款专利产品。去年下半年,该公司成功挂牌新三板。最近,该公司又研发出一款生态装饰石材产品,并已着手布局海外市场。

  锦坤陶业本是一家传统烧结建材企业,但该公司瞄准户外建筑装饰和古建市场,以科技创新为利器,开发出页岩烧结景观砖、透水砖、古建砖、装饰陶板等优质绿色建材,产品行销全国,供不应求。

  湖北是农业大省和人工造林大省,农作物秸秆、速生木材等生物资源丰富。该省荆门、孝感等地引导建材企业大力发展禾香板、OSB精木板及其深加工产品,目前已成为颇具规模、全国知名的生物质板材生产基地。

  与水泥、陶瓷、复合板材等产业相匹配,湖北还涌现了武大有机硅新材料、新蓝天新材料、湖北启利等一大批颇具实力的化学建材企业。而依托本地的石墨、云母等资源,宜昌新成、平安电工等一批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企业也快速成长起来。

  科技创新促进建材建工产业大融合

  科技创新推动湖北建材工业加快转型升级,更为当地建工建材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契机。

  湖北省是全国有名的建筑业大省,拥有中建三局、中铁大桥局、中交二航局、中铁十一局、葛洲坝股份、中国一冶、中国十五冶、中国五环等一批国字号重量级建筑施工大鳄和山河集团、新七、新八、新十、远大等一大批民营施工企业,还有中南建筑设计院、铁四院、中南电力设计院、中交二航院、中交二公院、中信武汉院等一批全国知名的建筑设计单位。无论是民用、工业建筑领域,还是市政、交通建筑领域,湖北建筑大军的实力都是响当当的。

  随着我国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建筑建材加快了融合的步伐。湖北一批有远见的建材人主动出击,抓住机遇率先与建筑设计、施工企业联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产业。目前,该省已建成和在建的PC构件基地有7家,集成建筑钢构生产基地10余家,木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5家,其他建筑部品部件生产基地2家。这些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有力地拉动了当地混凝土预制品、石膏建材、生物质建材、金属建材等产业整体升级,促进了建材建工产业大融合。

  湖北省政府研究室的一项调研成果表明,该省建材建工产业的融合,使一大批建材生产企业搭上了“一带一路”的顺风车,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中建三局、中铁大桥局、中交二航局、葛洲坝股份、湖北电建等一批驻鄂施工企业很早就打开了海外建筑市场,而建材企业正好可以为它们弥补了材料供应的缺口。该机构的一位负责人表示,作为一种更加高效、更加节约的建筑方式,装配式建筑将在更大范围得到推广,此举无疑将进一步加快建工建材的一体化融化。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湖北省建材工业增加值实现增长5.6%,传统优势建材和新型绿色建材均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业界权威人士分析认为,湖北建材工业持续快速增长得益于该省全行业长期致力于科技创新。近年来,该省建材行业科技创新投入逐年增长,规模以上建材企业每年投入研发经费近4亿元,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年均贡献率超过三成。

  湖北省经信委有关领导表示,科技创新主要从三个方面促进了该省建材工业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

  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建材转型升级

  湖北是传统建材大省,水泥、玻璃、陶瓷、墙材、石材等大宗建材在全国占位一直靠前,但主要市场长期局限在本省范围。党的十八大以来,该省引导建材工业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促进传统建材绿色转型,取得良好成效。以华新、葛洲坝水泥、长利玻璃、鑫磊矿业、磊源石业等为代表的湖北建材企业纷纷出省布局,甚至借船出海落子海外,产品也远销到国内外广大市场。

  2016年,湖北省建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高于全省工业1.6个百分点,占全省工业比重7.53%;主营业务收入完成3196亿元,同比增长9%,高于全省工业2.2个百分点。全省高标号水泥、玻璃深加工产品、名优石材、中高档陶瓷、新型建筑材料和高端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品比重大幅提高,强度等级42.5及以上水泥产量比重提升至50%,玻璃深加工产品产值比重提高到60%,名优石材产量比重达到30%以上,中高档陶瓷产量达到50%以上。

  中国葛洲坝集团水泥有限公司是我国水泥行业的“特种兵”,是全国最大的特种水泥生产企业,在上世纪70年代初因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而诞生。近年来,该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一边在大坝水泥的基础上,加大力度研发油井水泥、海工水泥等新产品,不断拓宽特种水泥产品系列;一边着力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积极推进磷石膏、城市生活垃圾等固废资源的综合利用,不仅为社会解决了环保难题,还有效缓解了水泥混合材资源匮乏的局面,降低了水泥生产综合成本。

  华新水泥是湖北最具规模的建材工业企业。近年来,该公司在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和污泥方面取得的成果令人瞩目。今年1月,由该公司领衔完成的“水泥窑高效生态化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成套技术与应用”成果荣获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除此之外,该公司还成功研发出路面铺装系统、建筑结构系统、轻质保温系统、超高性能混凝土系统、防渗宝系统等新型绿色建材产品。

  湖北神州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是该省建材行业科技创新的又一标杆。作为一家新型墙材生产企业,该公司研发生产的“河砂蒸压加气高性能混凝土砌块”首开了我国墙体材料自保温先河,为提升我国建筑节能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

  科技创新催生和壮大新型绿色建材

  在推动传统建材转型升级的同时,湖北省因势利导,大力扶植新兴企业发展绿色建材,尤其注重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和科技优势发展多功能、高性能的生态复合材料。目前,该省已初步形成木塑材料、化学建材、森工建材、功能性装饰装修材料等新型绿色建材产业集群。截止到去年底,该省新型建筑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值比重提高到50%。

  “藻钙板”是湖北格林森绿色环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一款具有呼吸、调湿、抗菌、吸音降噪、防火阻燃、去甲醛、增加负氧离子等多种生态功能的绿色建材专利产品。作为一款主打生态环保概念的装饰装修建材,自2011年问世以来,藻钙板在全国医疗、学校和家庭装修领域大受欢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上千家大中型医院采用了藻钙板集成装修。目前,格林森公司的“藻钙”产品已由最初的装饰板材拓展到“藻钙涂料”、“藻钙装饰画”和家用净化空气的“藻钙颗粒”、“藻钙净水器”、“藻钙空气净化器”等数十款专利产品。去年下半年,该公司成功挂牌新三板。最近,该公司又研发出一款生态装饰石材产品,并已着手布局海外市场。

  锦坤陶业本是一家传统烧结建材企业,但该公司瞄准户外建筑装饰和古建市场,以科技创新为利器,开发出页岩烧结景观砖、透水砖、古建砖、装饰陶板等优质绿色建材,产品行销全国,供不应求。

  湖北是农业大省和人工造林大省,农作物秸秆、速生木材等生物资源丰富。该省荆门、孝感等地引导建材企业大力发展禾香板、OSB精木板及其深加工产品,目前已成为颇具规模、全国知名的生物质板材生产基地。

  与水泥、陶瓷、复合板材等产业相匹配,湖北还涌现了武大有机硅新材料、新蓝天新材料、湖北启利等一大批颇具实力的化学建材企业。而依托本地的石墨、云母等资源,宜昌新成、平安电工等一批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企业也快速成长起来。

  科技创新促进建材建工产业大融合

  科技创新推动湖北建材工业加快转型升级,更为当地建工建材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契机。

  湖北省是全国有名的建筑业大省,拥有中建三局、中铁大桥局、中交二航局、中铁十一局、葛洲坝股份、中国一冶、中国十五冶、中国五环等一批国字号重量级建筑施工大鳄和山河集团、新七、新八、新十、远大等一大批民营施工企业,还有中南建筑设计院、铁四院、中南电力设计院、中交二航院、中交二公院、中信武汉院等一批全国知名的建筑设计单位。无论是民用、工业建筑领域,还是市政、交通建筑领域,湖北建筑大军的实力都是响当当的。

  随着我国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建筑建材加快了融合的步伐。湖北一批有远见的建材人主动出击,抓住机遇率先与建筑设计、施工企业联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产业。目前,该省已建成和在建的PC构件基地有7家,集成建筑钢构生产基地10余家,木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5家,其他建筑部品部件生产基地2家。这些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有力地拉动了当地混凝土预制品、石膏建材、生物质建材、金属建材等产业整体升级,促进了建材建工产业大融合。

  湖北省政府研究室的一项调研成果表明,该省建材建工产业的融合,使一大批建材生产企业搭上了“一带一路”的顺风车,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中建三局、中铁大桥局、中交二航局、葛洲坝股份、湖北电建等一批驻鄂施工企业很早就打开了海外建筑市场,而建材企业正好可以为它们弥补了材料供应的缺口。该机构的一位负责人表示,作为一种更加高效、更加节约的建筑方式,装配式建筑将在更大范围得到推广,此举无疑将进一步加快建工建材的一体化融化。


News / 推荐新闻 More
2023 - 05 - 16
点击次数: 999999
5月13日10时,随着最后一片40米长的T型梁落在桥墩上,位于剑河县南加镇境内的剑河至黎平高速公路TJ-4标段塘边大桥顺利完成所有T型梁架设任务,剑黎高速项目进度再次取得实质性进展。  据悉,塘边大桥由中国铁建大桥局承建的,左线桥全长537米,右线桥全长487米,T型梁均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下部构造采用柱式墩、空心墩设计。  为保证塘边大桥最后一片T型梁能够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架设,项目部科学组织,合理配置资源,精准抓好施工生产安全风险防范,切实将每一处安全隐患排查出、管控住、化解掉,坚决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同时,不断深化与作业队协作配合,提前筹划,施工期间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狠抓工序衔接,保障起吊、运梁、推送、横移、落梁等架设全过程安全运行,从而确保了高空作业施工安全可控。
2023 - 05 - 10
点击次数: 9999999
5月10日,省级重点建设项目——诺水河至光雾山公路(米仓大道)第一座瓦斯特长隧道(铁厂隧道)双线贯通仪式在项目隧道进口隆重举行。   铁厂隧道属于瓦斯特长隧道,同时也是全国、全省地方公路中含瓦斯的一级公路隧道,地质结构复杂,施工条件恶劣,是米仓大道全线高风险控制性工程之一。隧道位于通江县诺水河镇厂河沟至窑坡里村境内,设计时速60千米,设计为分离双洞,左线长3088米、右线长3048米。  自隧道开工建设以来,施工单位历时850个日日夜夜,过程中经历了隧道涌突水、瓦斯溢出、软岩大变形等困难,项目业主单位组织设计单位、总监办、施工单位和监控量测单位通过科学研判现场施工情况、优化施工组织方案,严格坚持“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勤测量、早预报”的原则,确保每个环节符合设计规范要求,顺利完成了施工任务。  据悉,铁厂隧道这一重要节点工程如期完成,将极大缩短项目最长控制性工程双峰垭特长隧道材料安全运输...
2023 - 05 - 04
点击次数: 99999
近日,浙江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青龙门特大桥Q5墩建设工地,一根用于平台搭建的钢管桩被打入海中。据中国铁建港航局现场技术员介绍,Q5墩水上作业平台桩基由153根钢管桩及41根永久性钢护筒组成,目前已完成全部钢护筒沉桩施工,下一步将全力完成平台搭设和钻孔灌注桩钻进施工。  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作为大型跨海连岛工程,是由多座桥梁及连接线构成的高速公路通道,全线共设主线桥梁约17.7公里,其中特大桥约16.8公里,建成后将为浙江新增一条跨海大通道,有力促进宁波舟山港六横、佛渡港区及临港产业基地的发展。青龙门特大桥是世界跨度最大的三塔钢箱梁斜拉桥,采用半漂浮体系设计,三塔高度均为249米。
2023 - 04 - 26
点击次数: 9999999
4月24日,重庆三环高速公路陈食至油溪段项目迎来新进展,重要节点工程云雾山隧道右洞顺利贯通。    三环高速公路陈食至油溪段由重庆中环建设有限公司承建,项目起于九永高速永川环线,通过改造既有陈食互通为四路交叉枢纽互通,对接永川规划城市快速路,路线向东布线,设隧道穿云雾山后经吴滩镇西侧通过,止于油溪镇,与江泸北线相接。    该项目主线全长15.5公里,其中,江津段9.56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全线共设油溪、吴滩2个下道互通。    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工程,云雾山隧道位于永川区陈食镇、江津区吴滩镇,隧道左洞全长2076米,右洞全长2078米,设计等级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设计行车速度为100Km/h。    云雾山隧道右洞顺利贯通,标志着三环高速公路陈食至油溪段项目建设进入...
关闭窗口】【打印
关注我们:
手机云网站:
分享至:
Copyright © 2020山东飞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