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销售热线:18053720666     售后服务电话:4000-228-799
回到顶部

海底穿针、高温捆钢筋……揭秘港珠澳大桥背后的建设故事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17-12-16

        近日,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广东卫视承办制作的《技行天下》推出后广受好评,岭南传统技艺创作传承的动人故事吸引了众多观众。

  即将播出的最新一季收官之作《腾越发展的开拓者》,则将镜头对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和大湾区战略下的智造企业。节目开播前,南方日报记者跟随摄制组前往珠海,揭秘港珠澳大桥建设台前幕后的精彩故事。

海底穿针、高温捆钢筋……揭秘港珠澳大桥背后的建设故事

7年研发成就世界最长海底沉管隧道

  港珠澳大桥集桥、岛、隧于一体,全长55公里,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后,驱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的时间将由目前的3个多小时缩减为30分钟,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全长6.7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由33根沉管和1个和龙段组成,从水泥配比的研发到安装,每一根沉管都几乎分毫不差的完成了“海底穿针”,最终构成了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部分。

海底穿针、高温捆钢筋……揭秘港珠澳大桥背后的建设故事

  这33根沉管的制造和安装的背后是大量无私奉献的技能人才,比如说中交股份联合体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预制厂试验室技术负责人李超。与同类型桥梁的“百年寿命”不同,港珠澳大桥肩负着120年的使命,所使用的混凝土必须经过一次次的实验探索,为了确保混凝土有足够的强度、防腐性、以及抗裂性,李超和实验室同事奋斗了七年。

  在港珠澳大桥上,李超告诉记者,混凝土的每一个变量都要经过上百次的实验去验证。那时候每个人的身上都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工程背后的艰难,是外人很难想象的。”

海底穿针、高温捆钢筋……揭秘港珠澳大桥背后的建设故事

  七年来,李超生产了近100万立方米的优质沉管混凝土,在实验过程中消耗了6台搅拌机,正式施工里更使用了二百万吨材料,这相当于可以建设33个航母。

  李超和实验室团队在七年科研中遇到的困难是不间断的,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只有一步步摸着石头过河,不停克服新的困难。李超说,人生没有几个七年的时间在一件事上奋战,每一个建造者都付出了青春和汗水。“七年一下子就过去了,我们也只是完成我们该做的工作。”

  在实验室研发出混凝土配比后,沉管预制厂将组成海底隧道的一个个沉管制作之后,沉管安装船会将一节节长180米的沉管运输到系泊位置,固定在40多米深的海底,误差却不能超过7厘米。

  负责沉管安装操作的沉管安装船津安2、津安3总船长刘建港四年前来到珠海桂山岛,开始了在伶仃洋以船为家的生活。刘建港是青岛人,他出生那年,青岛港建成,于是取名“建港”,19岁的他成为水手,与港湾羁绊一生。

  作为港珠澳大桥的难点工程,岛隧工程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初来乍到的刘船长为了能够尽快掌握安装船绞移操作工艺,带领两艘船的船员们在深坞里进行了上百次演练试验。

  四年33根沉管,每一根沉管的过程对刘建港来说都记忆犹新。对刘建港来说,四年里最困难的是E15沉管,三次浮运,两次到达系泊位置时发现基床回淤后回拖。“太难了啊,每个人心里承受的压力都是巨大的。”说起当时的情景,刘建港依然心情激动。

寒来暑往用双手捆扎大桥钢筋

  海底隧道两端是两个人工岛,钢筋绑扎工陈保怀是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岛隧工程钢筋工程的班长。6年前,陈师傅带着70多个弟兄投身到港珠澳大桥的建设。

  节目拍摄的那几天,钢筋工人们在烈日下的露天工地上捆扎被晒得滚烫的钢筋,每天工作10小时。而陈保怀说,最艰苦的阶段是以前开始做暗埋段的时候,钢筋工是要在地下12米的大坑里工作的。“那时候正好是五、六月份,坑下面像蒸笼一样,最高温度能达到50度,一下去立刻大汗淋漓。”

海底穿针、高温捆钢筋……揭秘港珠澳大桥背后的建设故事

  不到10万平方米的人工岛上,有着近2000多名技能工人,他们为了这项超级工程背井离乡,终日与这座岛屿相伴。加入港珠澳大桥建设五年多以来,陈保怀只回家了六次,“一般我是春节回家,其中有一次是岳父过世我才回去的”。

  对于自己工作的意义,陈保怀有着非常朴实的想法,“‘要想富先修路’,港珠澳大桥很有意义。如果祖国需要我,我就一直干下去。”

海底穿针、高温捆钢筋……揭秘港珠澳大桥背后的建设故事

  这一集的导演陈娉婷说,不管是李超、刘建港还是陈保怀,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普通人,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为祖国建设奉献自己。港珠澳大桥这座超级工程正是无数个认真负责、无私奉献的普通人建设出来的。“这座承载着粤港澳诸多期待的大桥,屡屡刷新世界工程施工记录的背后,是港珠澳大桥建设者们这份常人难以想象的坚持”。

  伴随着港珠澳这座世界级工程的竣工通车,为这项超级工程贡献力量的李超、刘建港、陈保怀们的事迹,见证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起点。与此同时,港珠澳大湾区战略下,一大批广东的智造企业,正用行动践行着双创时代下的求索精神,为中国制造转型中国智造燃起星星之火。


News / 推荐新闻 More
2023 - 05 - 16
点击次数: 999999
5月13日10时,随着最后一片40米长的T型梁落在桥墩上,位于剑河县南加镇境内的剑河至黎平高速公路TJ-4标段塘边大桥顺利完成所有T型梁架设任务,剑黎高速项目进度再次取得实质性进展。  据悉,塘边大桥由中国铁建大桥局承建的,左线桥全长537米,右线桥全长487米,T型梁均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下部构造采用柱式墩、空心墩设计。  为保证塘边大桥最后一片T型梁能够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架设,项目部科学组织,合理配置资源,精准抓好施工生产安全风险防范,切实将每一处安全隐患排查出、管控住、化解掉,坚决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同时,不断深化与作业队协作配合,提前筹划,施工期间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狠抓工序衔接,保障起吊、运梁、推送、横移、落梁等架设全过程安全运行,从而确保了高空作业施工安全可控。
2023 - 05 - 10
点击次数: 9999999
5月10日,省级重点建设项目——诺水河至光雾山公路(米仓大道)第一座瓦斯特长隧道(铁厂隧道)双线贯通仪式在项目隧道进口隆重举行。   铁厂隧道属于瓦斯特长隧道,同时也是全国、全省地方公路中含瓦斯的一级公路隧道,地质结构复杂,施工条件恶劣,是米仓大道全线高风险控制性工程之一。隧道位于通江县诺水河镇厂河沟至窑坡里村境内,设计时速60千米,设计为分离双洞,左线长3088米、右线长3048米。  自隧道开工建设以来,施工单位历时850个日日夜夜,过程中经历了隧道涌突水、瓦斯溢出、软岩大变形等困难,项目业主单位组织设计单位、总监办、施工单位和监控量测单位通过科学研判现场施工情况、优化施工组织方案,严格坚持“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勤测量、早预报”的原则,确保每个环节符合设计规范要求,顺利完成了施工任务。  据悉,铁厂隧道这一重要节点工程如期完成,将极大缩短项目最长控制性工程双峰垭特长隧道材料安全运输...
2023 - 05 - 04
点击次数: 99999
近日,浙江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青龙门特大桥Q5墩建设工地,一根用于平台搭建的钢管桩被打入海中。据中国铁建港航局现场技术员介绍,Q5墩水上作业平台桩基由153根钢管桩及41根永久性钢护筒组成,目前已完成全部钢护筒沉桩施工,下一步将全力完成平台搭设和钻孔灌注桩钻进施工。  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作为大型跨海连岛工程,是由多座桥梁及连接线构成的高速公路通道,全线共设主线桥梁约17.7公里,其中特大桥约16.8公里,建成后将为浙江新增一条跨海大通道,有力促进宁波舟山港六横、佛渡港区及临港产业基地的发展。青龙门特大桥是世界跨度最大的三塔钢箱梁斜拉桥,采用半漂浮体系设计,三塔高度均为249米。
2023 - 04 - 26
点击次数: 9999999
4月24日,重庆三环高速公路陈食至油溪段项目迎来新进展,重要节点工程云雾山隧道右洞顺利贯通。    三环高速公路陈食至油溪段由重庆中环建设有限公司承建,项目起于九永高速永川环线,通过改造既有陈食互通为四路交叉枢纽互通,对接永川规划城市快速路,路线向东布线,设隧道穿云雾山后经吴滩镇西侧通过,止于油溪镇,与江泸北线相接。    该项目主线全长15.5公里,其中,江津段9.56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全线共设油溪、吴滩2个下道互通。    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工程,云雾山隧道位于永川区陈食镇、江津区吴滩镇,隧道左洞全长2076米,右洞全长2078米,设计等级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设计行车速度为100Km/h。    云雾山隧道右洞顺利贯通,标志着三环高速公路陈食至油溪段项目建设进入...
关闭窗口】【打印
关注我们:
手机云网站:
分享至:
Copyright © 2020山东飞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