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销售热线:18053720666     售后服务电话:4000-228-799
回到顶部

深圳上榜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名单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17-11-09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称“住建部”)近日公布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深圳市荣获“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万科、中建国际投资、中建钢构、华阳国际、筑博设计、嘉达高科、鹏城建筑、华森设计等八家深圳企业荣获“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90个项目纳入装配式建筑项目库
 
  近年来,深圳市在住建部和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立足落实“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要求,努力打造深圳质量、深圳标准,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全面提升建筑质量、效益和品质,在政策引导、项目实施、市场培育、产业发展等各方均取得一定成绩。
 
  规模效应逐渐显现
 
  当前,深圳装配式建筑落实的项目已覆盖了全市各区,项目类型已涵盖住宅、公寓、写字楼、工业厂房等多种类型。截至目前,深圳已建成项目达14个,总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在建项目24个,总建筑面积280万平方米;纳入深圳市装配式建筑项目库统计的项目达90个,总建筑规模已超过1000万平方米。
 
  产业基础日益夯实
 
  借助于粤港澳大湾区日益健全成熟的产业配套优势,深圳及周边区域已有30多家预制构件厂,深汕合作区内的多个预制构件厂也已开工建设。未来几年,供应深圳的产能将较为充足。
 
  技术标准不断成熟可靠
 
  深圳已先后发布了《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等多个地方技术规范和图集,为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我市吸收和改良了国内外先进技术,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等领域,探索形成了适合深圳地区特点的技术路线。
 
  政策体系已基本建立
 
  先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的通知》等多个政策技术文件,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有力促进装配式建筑项目全面落地实施。目前我市正编制《深圳市装配式建筑专项规划(2017-2020年)》,将进一步扩大项目实施范围,不断健全装配式建筑发展机制。
 
  创新机制推动装配式建筑呈几何式发展
 
  深圳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深圳装配式建筑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呈几何式发展,主要得力于良好的工作机制以及开展创新性项目管理等因素。
 
  创新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
 
  深圳建立完善市、区装配式建筑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月报制度,定期通报、交流和部署全市装配式建筑工作。全面推行项目技术认定和项目巡查制度,规范项目设计和建设实施要求,及时了解和解决项目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将发展装配式建筑纳入政府考核指标体系,全市生态文明考核、保障性住房责任书中增加装配式建筑指标要求,加强对各区、各部门落实情况的考核督办。
 
  针对新要求,优化放管服
 
  为适应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新要求,我市优化完善提前开工、监管验收、检测检验等相关手续;配合穿插施工作业实行分段验收;对预制构件生产地不在深圳市的,可就近委托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同时,加强项目构件生产质量监管,开展专项抽查行动,采取进厂抽检的方式,加大对市外跨地区的工厂生产环节的监督检查,从源头把住预制构件质量关。建立完善装配式建筑专家库,定期组织专家为项目提供跟踪服务,重点解决技术难题。
 
  创新项目管理,加强信息化应用
 
  深圳大力促进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向一体化建设模式转变,目前已有11个装配式建筑项目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包括裕璟幸福家园保障房、宝龙地块保障房、南科大学校配套宿舍等多个政府民生工程。同时,我市还加大信息化技术应用和管理平台建设,要求全市装配式建筑项目全部应用BIM技术,开发全市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以项目开发为主线,实现项目立项、设计、认定、生产、施工、监督、验收等各阶段的信息衔接和整合,并已投入试运行。
 
  建立首批十大装配式建筑实训基地
 
  深圳市鼓励支持行业协会协助政府部门加强行业自治管理,提高行业协会社会公信力,规范市场秩序。针对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企业取消资质后亟待解决的市场准入问题,指导行业协会编制发布了全国首部《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企业星级评定办法》和团体标准《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企业星级评定标准》,促进预制构件生产企业进一步提高生产标准和产品质量。同时,还大力培育龙头企业,鼓励和引导组建了多领域、多层级的产业联盟,积极组织申报国家产业基地,带动产业链全面发展。
 
  建设新型人才,培育产业工人。深圳市在国内率先创设装配式建筑专业技术职称,今年启动首批初中高级装配式建筑工程师的评审工作,为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不同梯级人才队伍的需求。依托立得屋、有利华等装配式建筑骨干企业和产业基地,我市建立全市首批十大装配式建筑实训基地,通过“课堂教学、操作培训、技能鉴定”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实训,推动建筑劳务工向职业化、产业化、现代化工人转型。深入开展专题政策宣贯和技术培训,到目前已培训人次超过5000人。


News / 推荐新闻 More
2023 - 03 - 22
点击次数: 99999
3月19日,由中国铁建大桥局施工的双屿门大桥首桩灌注成功,该桩基也是全线浇筑的第一根桩,标志着六横大桥二期工程双屿门大桥主体结构施工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施工的为sz01-24号桩,为双屿门通航孔桥六横侧主桥工程,桩径3.2米,桩长24米。该桩地质岩层强度较高,所处强风化熔结凝灰岩达13.5米,中风化熔结凝灰岩达10.5米,最大硬度可达190兆帕,钻进难度大。此桩的成孔至顺利完成水下混凝土灌注,为后续大直径桩基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参数。  为确保首根桩基的顺利灌注,项目部根据现场强风天气多、海岛内降雨不可测且频发等实际情况,制定了周密而详尽的施工计划与应急预案,对照清单逐一销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保障。同时,为保证施工技术的严谨性,项目邀请多名内部桥梁工程专业专家到项目亲临指导。  首桩浇筑前,项目全体管理人员高度重视,提前统筹谋划,对作业人员进行了详细的安全技术交...
2023 - 03 - 20
点击次数: 999999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导管生产线,包括用于导管的自动上料架和定尺切断轨道、半成品储料架,定尺切断轨道上端面设有用于导管定位的定尺组件。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该用于全自动导管的生产线,首先将导管放置在自动上料架上,自动上料架将导管顶入定尺切断轨道内,接着定尺切断轨道通过传送部将导管传送至定尺组件,随后两侧第一气缸推动两组抵板做相向运动,两侧抵板带动定位块做相向运动,使得两侧抵板上端面的第一齿轮对导管进行固定,同时第一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从而对导管进行定尺,此时第二气缸伸出,带动安装座在第二气缸输出杆端转动,使得安装座上的切割机对导管进行切割。
2023 - 03 - 14
点击次数: 1000007
3月9日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乐城大桥钢箱梁顶推施工顺利完成.    乐城大桥位于海南省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北部,横跨万泉河,为独塔空间索面自锚式悬索桥,桥长1193米,主跨330米,塔高90.64米,是海南省第一座悬索桥。    本次顶推的钢箱梁长184米,宽36米,重约3700吨,采用步履式顶推工艺,顶推总长度212米。由于顶推平台临近万泉河,地质基础软弱,施工场地受限,项目团队对施工过程中的顶推支架结构设计、顶推设备安装与调试、钢箱梁吊装与拼焊、顶推过程中落梁线型实时监控等环节严格把控,确保了顶推施工任务的圆满完成。作为乐城先行区内第一座跨万泉河大桥,乐城大桥建成通车后,从乐城先行区开车到琼海市中心仅需10分钟,将进一步促进琼海主城区与乐城先行区联动,加快产城融合发展,并完善先行区内部路网框架,提升乐城先行区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助力乐城早日建设...
2023 - 03 - 12
点击次数: 100000
当地时间3月12日,塞尔维亚E763高速公路项目举行拉兹隧道右洞贯通仪式。由中企承建的塞尔维亚中塞友谊之路拉兹隧道右洞于3月9日提前实现贯通。    “在最硬岩体上打通隧道,太不可思议了!”“中国工匠了不起!”“每掘进一寸都凝聚着中国智慧”……从贝尔格莱德赶来参观的塞尔维亚专家们赞叹不已。    塞尔维亚E763高速是塞尔维亚第一条南北高速公路,全长268公里,因由中国企业承建而被称为中塞友谊之路。其中普瑞利那—波热加段施工难度最大,全长30.2公里,需要架设桥梁44座,暗挖隧道3座,其“咽喉”工程为拉兹山隧道和莫尼诺-博多山隧道。由中交二公局负责施工的拉兹隧道和莫尼诺-博多隧道,位于中塞友谊之路中段,拉兹隧道右洞长2662米,左洞长2842米,是塞尔维亚在建项目中难度最大的山体隧道。作为项目副经理,张亚杰已在这里摸爬滚打了3年多。他说:“目前左洞掘...
关闭窗口】【打印
关注我们:
手机云网站:
分享至:
Copyright © 2020山东飞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